网山先生讳日寄绮伯

先生一去三十年,蘋藻聊修讳日虔。

雌剑忽寻雄剑逝,恰恰岁暮吾无钱。

乃知毫发有造化,此礼终与吾毋缘。

人生损益固常理,韩门仍被流俗牵。

凤毛辞采非不美,再拜焚香符水前。

驱邪院中诸将吏,或书或画纵横县。

网山有灵应大笑,安得师友尚流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先生离开已三十年,我们简单地举行祭日以示敬意。
雌剑突然寻找雄剑而去,恰逢年终我囊中羞涩。
这才明白一丝一毫都有命运安排,这样的仪式与我无缘。
人生的增减本是常情,但韩门还是被世俗所牵绊。
他的文章辞藻并非不美,我在香炉前深深鞠躬并焚烧符水。
在驱邪的仪式上,官员们或书写或绘画,场面热闹。
若是网山有灵,定会大笑,怎奈师友之名未能长久流传。

注释

讳日:祭日,对去世者的纪念日。
雌剑:象征性的剑,可能代表逝者。
毋缘:无缘,没有缘分参与。
损益:增减,指生活中的得失。
凤毛:比喻优秀的才学。
符水:迷信活动中用于驱邪的法术材料。
网山:可能是地名,也可能象征着某种精神寄托。
师友:指老师和朋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藻对已故好友网山先生的悼念之作。首句“先生一去三十年”,表达了对逝者离世时间之长的感慨。接着,“蘋藻聊修讳日虔”描绘了在忌日这天,诗人以简单的仪式寄托哀思,显示出对亡者的尊重和怀念。

“雌剑忽寻雄剑逝”运用象征手法,暗示先生的离世如同剑的阴阳相隔,令人痛惜。“恰恰岁暮吾无钱”则表达了诗人经济上的困顿,无法以丰厚的祭品表达哀思,流露出生活的艰辛。

“乃知毫发有造化,此礼终与吾毋缘”揭示出命运无常,即使微小的事情也受造化影响,自己与先生的缘分似乎已尽。“人生损益固常理,韩门仍被流俗牵”感叹人生的起落本是常态,但先生的才华却被世俗的眼光所忽视。

“凤毛辞采非不美”赞美先生的文采出众,然而“再拜焚香符水前”却只能以简陋的方式表达敬意,流露出无奈与遗憾。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在驱邪仪式上,虽有各种形式的活动,但未能留住先生的人格和精神。

最后,“网山有灵应大笑,安得师友尚流传”以幽默调侃的口吻,想象如果网山先生有灵,也会因世人未能理解其价值而苦笑,同时表达了诗人希望先生的精神能长久流传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故人的怀念,也有对人生无常和世俗偏见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亡友的真挚情感和对文化传承的执着。

收录诗词(326)

陈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芗峦

香山白乐天,香草荆屈平。

释氏定而慧,道家直且清。

儒臣司燮理,至治薰神明。

不然岩谷间,亦作兰茝馨。

郁郁若沉水,茫茫夷岛生。

人从韩寿徒,去就焉知轻。

讵如贤达门,气类全精诚。

鲍肆不肯入,结交皆群英。

男以芳自持,女以烈主盟。

时虽付衰殁,久亦腾褒旌。

自古葬枯骨,阿谁埋令声。

所以芗峦上,遗芬始峥嵘。

一字可为谥,双魂无愧情。

宁馨把仙桂,已在月中行。

迤逦衔鸡舌,笔花对长檠。

紫薇引当坐,红药欢相迎。

形式: 古风

西窗晚眺

两年无事坐窗间,数尽西边不老山。

薄暮忽迷云与树,惊来乍见别峰峦。

形式: 七言绝句

讼田行

乐轩世俗文不工,场屋此生难遭逢。

百年饿死真可惜,人命只在田亩中。

远行直到西融州,客装收拾来归休。

江滩象窟百无忧,却陷人心危险头。

海上曾琚本亭户,日在公门骋词诉。

下乡老妪何大娘,小郎遗业孤女当。

主婚老妪贪聘资,将女嫁与曾琚儿。

女将三十年及格,依法卖田何所疑。

乐轩信己因信人,岂识两家俱不仁。

曾琚文约只要钱,钱被何偷反讼田。

牙绯县宰坐县亭,官是堂除岂不精。

老胥代判为纵横,知县依书那得平。

却监媒人宋五九,备钱还我钱何有。

提点八州刑狱使,重念八州冤曲事。

许人越诉榜通衢,有状不禁拦轺车。

轺车晓出平旦归,千人百人周四围。

车中呼入使者笑,观感人多涕沾衣。

笑者笑何意,吾不聪明渠不至。

感者泣何为,赴愬容易殊曩时。

文书山积难稽考,胥吏依前颜色好。

乐轩辞说如直弦,外台判下不改前。

州府监钱何妪还,吏人掌客生艰难。

因循六十日,公事无了毕。

胥徒去复来,索酒需财食。

乐轩一片杞菊怀,遂令奔走生尘埃。

春雨吹散春风回,奇花异奔相迎开。

百千阿堵何足道,呜呼何媪岂人哉。

叱散胥徒吾不取,抱琴横膝眠空斋。

形式: 古风

过江山作

叠叠青山相送迎,绕溪幽树万蜩鸣。

我来场屋无声字,也在神仙洞里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