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寺

自古皆有死,岂惟直如弦。

鲁公既中夭,狂寇不独延。

兹寺数经乱,丛林废为烟。

若人昔所居,故老广其传。

直气触白日,沈忧凌青天。

悠悠穹壤间,肯与蛛蚁捐。

事往理冥漠,悲来涕潺湲。

作诗识其处,尚想音容全。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开元寺》。诗中充满了对历史变迁和人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怀念。

首先,“自古皆有死,岂惟直如弦。”这两句开篇即道出了人生的普遍规律——死亡,无论是正直的人还是弯曲的人,都无法逃脱这一自然法则。接着,“鲁公既中夭,狂寇不独延。”这里提到鲁公早逝,而狂乱的敌人并未因此停止,暗示了历史上的许多悲剧,无论英雄还是恶徒,都无法改变历史的进程。

“兹寺数经乱,丛林废为烟。”描述了寺庙在战乱中的命运,经历了多次破坏,曾经茂盛的丛林如今只剩下一片荒凉。这不仅是对物质世界的描绘,也隐喻了精神家园的失落。“若人昔所居,故老广其传。”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即使岁月流逝,人们仍然会记住那些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人物。

接下来,“直气触白日,沈忧凌青天。”形容人物的正直和深沉的忧愁,如同触及太阳的勇气和超越云霄的忧虑。这种情感的强烈对比,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深刻。“悠悠穹壤间,肯与蛛蚁捐。”则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即便是在广阔的世界中,也不愿像蜘蛛和蚂蚁一样轻易放弃。

最后,“事往理冥漠,悲来涕潺湲。”指出历史的往事已成过去,道理变得模糊不清,当悲伤来临,泪水如溪流般不断流淌。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历史和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自然的深刻洞察和感慨,读来令人深思。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汉武帝二首(其一)

武帝固英雄,总揽皆轶材。

南并桂林地,北守单于台。

军费累万金,马迹穷九垓。

时独卜大夫,规规输其财。

忠义岂不然,告缗自此开。

茫茫文景后,田野卒污莱。

孰谓将相谋,竟贻黔首哀。

晚悟富民侯,后时信悠哉。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汉武帝二首(其二)

洪波漏金堤,河伯独不仁。

不有封禅行,安知愁吾民。

翩翩海滨子,自以通鬼神。

黄金成虚言,鸿飞邈无因。

武安玩天时,独秉万国钧。

怆似宣房诗,郎吏终负薪。

寂寞千载间,真伪共沉沦。

何乃忘谤书,世固无直言。

形式: 古风

楚风四首(其一)

三楚多秀士,从古谓之然。

接舆既髡首,三闾复沈渊。

大屈备时玩,白珩为世传。

秕糠凤鸟歌,瓦砾离骚篇。

已矣德既隐,孔车为回旋。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楚风四首(其二)

严严章华宫,灼灼高唐观。

庆吊随俯仰,离合异昏旦。

人生讵能几,物化每交乱。

千秋万岁后,寂寞江与汉。

形式: 古风 押[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