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除夕之夜在郡斋中因风雨和疾病而难以入眠的情景。首句“萧萧风雨到闲庭”以风雨之声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又略显孤寂的环境之中。接着,“愁病相兼酒易醒”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身体的病痛,酒也无法带来长久的慰藉,反而加剧了清醒的痛苦。
“身外功名何潦倒,眼前儿女尚伶仃”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漠以及对家庭的深深忧虑。他认为身外的功名已经变得毫无意义,而眼前的儿女还在孤独地成长,流露出一种对人生无常和亲情的感慨。
“清霜客鬓随年白,芳草云山入梦青”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苍老的无奈和对远方美好景色的向往。霜染白发,岁月无情,而梦境中的青翠山色则成为心灵的慰藉。
最后,“底事夜深眠不得,自烧银烛看医经”揭示了诗人无法入睡的原因——他或许在思考自己的病情,或是寻求治疗之道,内心充满了对健康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个人境遇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情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