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官竟陵时李文举尝以事至郡同游西禅刹陆子泉烹茶酌酒甚欢也今岁予移官齐安文举自武昌渡江过我与之饮酒念西禅旧事相与慨然

此生放荡随群动,一觉竟陵潇洒梦。

江山唤我此中来,却愁风月无人共。

李侯年少能思我,朅来两桨归潮送。

不辞薄酒与君饮,坐觉西山夕烟重。

西禅旧游已陈迹,壁间陆子尘生供。

石栏古井谁知味,只有松风自成弄。

爱君为吏无俗韵,快诵离骚饮仍痛。

不嫌寂寞过我来,古县年丰少争讼。

形式: 古风

翻译

此生放浪随众人,一夜竟陵美梦长。
江山呼唤我前来,却忧虑美景无人共享。
年轻的李侯能理解我,驾船而来潮水送我回乡。
不避浅酌陪你畅饮,坐看西山暮霭沉沉。
西禅寺旧游已成往事,壁上陆子遗墨尘封。
石栏古井的滋味谁能懂,唯有松风独自弹奏。
欣赏你做官无庸俗之气,高声诵读离骚痛饮时。
不嫌寂寞来访我,古县丰年少有纷争。

注释

此生:一生。
竟陵:地名。
潇洒:轻松自在。
江山:自然景色。
唤:召唤。
风月:风景和月亮。
共:共享。
李侯:对李姓官员的尊称。
朅来:归来。
薄酒:淡酒。
西山:西方的山。
陈迹:旧日遗迹。
陆子:陆游。
石栏:石头围栏。
松风:松树间的风。
为吏:做官。
俗韵:世俗习气。
离骚:古代诗歌。
痛:深情。
寂寞:孤独。
古县:古老的县份。
争讼:争论和诉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官职迁移中对友情和自然美景的怀念。开篇"此生放荡随群动,一觉竟陵潇洒梦",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逃避,以及对理想状态的向往。

"江山唤我此中来,却愁风月无人共",诗人被大自然所吸引,但又感到美好景致无法与他人共同享受,流露出一丝孤独和悲凉。

李侯年少能思我,朅来两桨归潮送。"这里的“李侯”指的是友人李文举,他年轻时就有深沉的思想,能够理解诗人。而“朅来两桨归潮送”则是形容他们相互扶持的情谊,如同潮水推动小船前进。

"不辞薄酒与君饮,坐觉西山夕烟重。"无论酒好坏,都愿与友人共饮,感受那座西山傍晚浓重的云雾气氛。

"西禅旧游已陈迹,壁间陆子尘生供。"这里提到了诗人与李文举曾经共同游历的西禅寺,那些往事如今只剩下遗迹,而陆子的画像挂在墙上,被岁月积累的灰尘所覆盖。

"石栏古井谁知味,只有松风自成弄。"诗中提到的石栏和古井,是诗人与李文举共同记忆中的美好场所,但如今似乎已无人能够领略其中韵味,只有松树随风摇曳,发出自然的乐声。

"爱君为吏无俗韵,快诵离骚饮仍痛。"诗人赞扬李文举为官清廉,不受世俗污染,甚至在饮酒时也能快速背诵《离骚》,表达内心的忧伤。

"不嫌寂寞过我来,古县年丰少争讼。"诗人并不排斥李文举偶尔的寂寞造访,因为这个时候正值地方年岁丰收,民生安宁,官司之中也较少纷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友情的深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和真挚友谊的珍视,以及面对现实生活时的情感波动。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今旦

今旦寒气至,晨坐进一杯。

一杯未能已,三酌竟空罍。

我有胸臆事,欲言谁使陪。

往往中夜叹,郁结无由开。

赖此樽中君,破闷有后来。

时时从之游,报我以欢咍。

古国多寒肴,老妻治炮煨。

谁云一日富,此价万琼瑰。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从黄仲闵求友于泉

炎暑战已定,清秋当抗衡。

碧云生雁思,幽草见蛩情。

晒麦村墟静,观书枕簟清。

谁能酌玄酒,来破屈原醒。

形式: 五言律诗

仓前村民输麦行

场头雨乾场地白,老稚相呼打新麦。

半归仓廪半输官,免教县吏相催迫。

羊头车子毛巾囊,浅泥易涉登前冈。

仓头买券槐阴凉,清严官吏两平量。

出仓掉臂呼同伴,旗亭酒美单衣换。

半醉扶车归路凉,月出到家妻具饭。

一年从此皆閒日,风雨闭门公事毕。

射狐罝兔岁蹉跎,百壶社酒相经过。

形式: 古风

六月八日苦暑二首(其二)

羲和午停车,草木静若萎。

我居倦烦促,谁与开我怀。

出井泉失冷,迎凉幌空开。

翩翩投林羽,饥渴复谁哀。

仁哉林间风,为我时一来。

惜哉为功薄,隆赫安能回。

观涛感巨壑,清啸想高台。

徘徊滞心赏,怅望意悠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