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其四十八)

炎光延万里,洪川荡湍濑。

弯弓挂扶桑,长剑倚天外。

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

视彼庄周子,荣枯何足赖。

捐身弃中野,乌鸢作患害。

岂若雄杰士,功名从此大。

形式: 古风 押[泰]韵

鉴赏

这首诗是阮籍的《咏怀》其四十八,属于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五言绝句。诗人以壮丽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宏伟的山川景象,并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英雄豪杰之士的向往和赞美。

首句“炎光延万里,洪川荡湍濑”中,“炎光”指的是太阳或日光的意思,表现出一种热烈而强大的力量。与此同时,“洪川”象征着广阔而奔腾的河流,这两者的结合形象地展现了天地间无比的气势和壮观。

接着的“弯弓挂扶桑,长剑倚天外”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凡尘、意气风发的境界。“弯弓挂扶桑”中的“扶桑”是古代对太阳升起之处的称呼,而“长剑倚天外”则让人联想到一种不羁和自由的象征。

诗中“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一句,更是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圣山泰山与母亲河黄河来强化这种壮丽无比的意境。泰山在这里被赋予了坚固不移的象征,而黄河则如同飘逸的衣带,流动而自由。

至于“视彼庄周子,荣枯何足赖”一句,则是通过对古代哲学家庄子和老子的比较,表达出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境界的向往。这里的“庄周子”指的是庄子和老子,他们都是道家哲学的代表人物。

而在“捐身弃中野,乌鸢作患害”这两句里,“捐身弃中野”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生命价值的轻视,以及面对外界困境时的无奈与苦恼。同时,“乌鸢作患害”则形象地表现出一种内心的恐惧和不安。

最后,“岂若雄杰士,功名从此大”一句,则是诗人对于那些能够成就伟业、留下不朽声名的人物的赞叹。这句话也暗示了诗人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渴望,以及对于历史影响力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壮观的自然景象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描绘,表达出诗人对于精神自由、个体价值以及英雄豪杰之士的深切向往。

收录诗词(98)

阮籍(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三国魏诗人。竹林七贤之一,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咏怀》、《大人先生传》等

  • 字:嗣宗
  • 籍贯:陈留(今属河南)尉氏
  • 生卒年:210~263

相关古诗词

咏怀(其五十五)

洪生资制度,被服正有常。

尊卑设次序,事物齐纪纲。

容饰整颜色,磬折执圭璋。

堂上置玄酒,室中盛稻粱。

外厉贞素谈,户内灭芬芳。

放口从衷出,复说道义方。

委曲周旋仪,姿态愁我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咏怀(其十三)

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

皋兰被径路,青骊逝骎骎。

远望令人悲,春气感我心。

三楚多秀士,朝云进荒淫。

朱华振芬芳,高蔡相追寻。

一为黄雀哀,涕下谁能禁?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咏怀(其四十二)

危冠切浮云,长剑出天外。

细故何足虑,高度跨一世。

非子为我御,逍遥游荒裔。

顾谢西王母,吾将从此逝。

岂与蓬户士,弹琴诵言誓。

形式: 古风

咏怀(其十)

灼灼西隤日,馀光照我衣。

回风吹四壁,寒鸟相因依。

周周尚衔羽,蛩蛩亦念饥。

如何当路子,磬折忘所归!

岂为夸誉名,憔悴使心悲。

宁与燕雀翔,不随黄鹄飞。

黄鹄游四海,中路将安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