莳菊四首(其一)

傲质谙风雨,严霜亦感私。

故人耽水石,山客卧喧卑。

雁白荒江上,天寒古墅时。

苍茫隐秋草,篱落未深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菊花的独特情感与景致的细腻观察。首句“傲质谙风雨”,以菊花的坚韧不屈来象征诗人自身的品格,即使在风雨中也能保持高洁之姿。接着,“严霜亦感私”则进一步强调了菊花在严冬中的顽强生命力,即便是在寒冷的霜冻中,也依然能展现出自己的独特魅力。

“故人耽水石,山客卧喧卑”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深深喜爱与向往,以及对世俗喧嚣的厌倦。这里,“故人”和“山客”都代表着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状态——远离尘嚣,亲近自然。

“雁白荒江上,天寒古墅时”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秋日景象。大雁在荒凉的江面上飞翔,天空因寒冷而显得更加深邃,古老的别墅在这样的背景下显得格外孤独。这一景象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最后,“苍茫隐秋草,篱落未深知”将画面推向了更深层次的情感表达。秋草在广阔的天地间显得渺小而无助,而篱笆背后的世界,则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菊花及其周围环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对个人品格的坚守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意蕴,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3517)

彭孙贻(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 称谓:管葛山人
  • 字:仲谋/羿仁
  • 号:茗斋
  •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 生卒年:1615~1673年

相关古诗词

莳菊四首(其二)

老圃秋容淡,霜黄压短篱。

买山栽乱石,浇月剪丛枝。

香入孤根细,天留晚节奇。

萧条吹野服,园绮故相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莳菊四首(其三)

满天黄叶下,未识是林皋。

芳草缘幽巷,茅斋卧短蒿。

采之如送酒,插以代登高。

月下频行圃,终宵人影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莳菊四首(其四)

村雨行难尽,孤花湿未消。

风黄梧响乱,露白草光遥。

落木无相问,寒山托久要。

非君能伴我,孤馆竟寥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盆中绿萼

盆山添小景,物候报芳春。

素萼低相媚,苍苔迹渐沦。

岁寒孤自抱,风雪四无邻。

寂寞林居士,无惭世外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