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

出师宣九命,分阃用三台。

始应幕中画,言从天上来。

丹青不独任,韬略遂双该。

坐见威棱洽,弥彰事业恢。

旌旗晓云送,鞞鼓朔风催。

虏气消残月,边声韵落梅。

羽书雄北地,龙漠寝南垓。

宠战黄金尽,输诚白日回。

离章宸翰发,祖宴国门开。

欲识恩华盛,平生文武材。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翻译

出师时皇帝颁布九道命令,将领们分别掌管三个重要职位。
开始在军帐中施展才华,言论如同天降神授。
不仅擅长绘画,还深谙军事策略,才能全面。
威严与和谐并存,事业更加显赫壮大。
晨曦中的旗帜伴着云彩飘扬,战鼓在寒风中催促前行。
敌人的气势在残月下消退,边塞的歌声与落梅相应和。
紧急军情如飞鸟传遍北方,龙漠之地的战争逼近南方边境。
为战争付出所有,诚意在白日下展现。
皇帝的诏书下达,国家宴会开启于国门。
要了解恩惠盛大,只需看他一生文武兼备的才能。

注释

宣:颁布。
命:命令。
分阃:将领分掌。
三台:古代官署名,象征重要职位。
幕中画:军帐中的谋略。
天上来:形容言论高远。
丹青:绘画。
韬略:军事策略。
威棱:威严。
弥彰:更加显著。
羽书:紧急军情书。
龙漠:北方边疆。
南垓:南方边境。
黄金尽:付出所有财富。
白日回:诚意显现。
离章:皇帝的诏书。
宸翰:皇帝的笔墨。
祖宴:国宴。
文武材:文武全才。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个军事出征的壮观场景,通过对军队调动、将领指挥和士兵英勇作战的细致描述,展现了古代边疆战争的紧张气氛。语言雄浑,意象丰富,充分体现了诗人袁晖的文学才华。

首句“出师宣九命”直截了当地表明了军队按照最高指令集结出征,这里的“九命”暗示着最高统帅的权威。紧接着,“分阃用三台”则描绘了将领们根据战略需要,分兵布防的情景。“始应幕中画,言从天上来”表达了军事行动的神圣与不可违抗,这里的“幕中画”象征着军事策划,而“言从天上来”则强调了命令的至高无上。

诗中还通过对色彩的运用,如“丹青不独任,韬略遂双该”,展示了战旗和兵器的鲜明与威武。这里的“丹青”指的是红蓝两种颜色的战旗,而“韬略”则是古代将领用来藏匿军事机密的物品。

接下来的“坐见威棱洽,弥彰事业恢”和“旌旗晓云送,鞞鼓朔风催”,生动地描绘了战场上的壮观景象。将领们坐在高处指挥作战(威棱),士兵们则在旌旗和军鼓的激励下,勇往直前。

“虏气消残月,边声韵落梅”则通过对夜晚战争场面和寒冷边塞环境的描写,传达了边疆战事的艰苦与凛冽。这里的“虏气”指的是敌方的气息,而“边声”则是边境战事的声音。

最后,“羽书雄北地,龙漠寝南垓”和“宠战黄金尽,输诚白日回”,展现了战争结束后的场景。将领们通过书信传递着胜利的消息,而士兵们则在完成使命后返回,表现出对国家的忠诚。

总体而言,此诗不仅展示了古代军事行动的壮观和紧张,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对于战争与英雄主义的崇尚。同时,通过精湛的文字和丰富的意象,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那段历史的宏伟画卷之中。

收录诗词(8)

袁晖(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睿宗景云二年,中文以经国科。玄宗先天二年,吏部尚书魏知古荐为左补阙。开元初,任邢州司户参军,马怀素奏请召入校正群书。累迁礼部员外郎,官至中书舍人。工诗,多写闺情

  • 籍贯:京兆

相关古诗词

长门怨

早知君爱歇,本自无萦妒。

谁使恩情深,今来反相误。

愁眠罗帐晓,泣坐金闺暮。

独有梦中魂,犹言意如故。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遇]韵

秋日应诏

玉树凉风举,金塘细草萎。

叶落商飙观,鸿归明月池。

迎寒桂酒熟,含露菊花垂。

一奉章台宴,千秋长愿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秋夜独坐

危弦断客心,虚弹落惊禽。

新秋百虑净,独夜九愁深。

枯蓬唯逐吹,坠叶不归林。

如何悲此曲,坐作白头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和洗掾登城南坂望京邑

二华连陌塞,九陇统金方。

奥区称富贵,重险擅雄强。

龙飞灞水上,凤集岐山阳。

神皋多瑞迹,列代有兴王。

我后膺灵命,爰求宅兹土。

宸居法太微,建国资天府。

玄风叶黎庶,德泽浸区宇。

醒醉各相扶,讴歌从圣主。

南登少陵岸,还望帝城中。

帝城何郁郁,佳气乃葱葱。

金凤凌绮观,璇题敞兰宫。

复道东西合,交衢南北通。

万国朝前殿,群公议宣室。

鸣佩含早风,华蝉曜朝日。

柏梁宴初罢,千钟欢未毕。

端拱肃岩廊,思贤听琴瑟。

逶迤万雉列,隐轸千闾布。

飞甍夹御沟,曲台临上路。

处处歌钟鸣,喧阗车马度。

日落长楸间,含情两相顾。

是月冬之季,阴寒昼不开。

惊风四面集,飞雪千里回。

狐白登廊庙,牛衣出草莱。

讵知韩长孺,无复重然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