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田园杂兴三首

饮了椒盘收了灯,翁携稚子步新晴。

茅柴初熟胜腊酝,莱菔久齑宜晚羹。

伏卵鸡留上春种,出栏牛试吉辰耕。

去年官赋今年罢,寂甚柴门犬吠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朝时期一个春日田园生活的场景,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农事的忙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温馨与和谐。

首句“饮了椒盘收了灯,翁携稚子步新晴”,开篇即营造了一幅家庭欢聚、迎接新年的温馨画面。椒盘是古代新年时用来驱邪避凶的习俗,收灯则暗示着节日的结束。翁携稚子,老少同乐,步于新晴之下,既体现了家庭的和睦,也预示着新一年的希望与生机。

接着,“茅柴初熟胜腊酝,莱菔久齑宜晚羹”两句,通过描述农家自制的酒和腌菜,展现了农村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茅柴初熟,腊酝醇厚,莱菔久齑,晚羹美味,这些日常的食材在诗人的笔下变得富有诗意,充满了生活的情趣。

“伏卵鸡留上春种,出栏牛试吉辰耕”描绘了春耕的景象。伏卵鸡留待春天播种,出栏牛则准备在吉日开始耕作。这两句不仅体现了农事的繁忙,也蕴含了对丰收的期待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最后,“去年官赋今年罢,寂甚柴门犬吠声”两句,反映了社会政策的变化给农民带来的影响。去年的官赋已经免除,使得原本喧闹的村庄显得格外宁静,只有偶尔的犬吠声打破了这份宁静。这一变化不仅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政策对农民生活的正面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田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农村生活的美好与和谐,同时也反映了社会政策对农民生活的影响。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赞美以及对社会进步的期待,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

收录诗词(3)

戴东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

形式: 对联

春日田园杂兴

生意满腔秧出谷,飞花有絮柳飘绵。

形式: 押[先]韵

吕祖道院联

七千坛所飞天箓;九百年来宰玉清。

形式: 对联

春日田园杂兴

鸟随牛后窥秧谷,蝶趁蜂来恋菜花。

形式: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