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望雪

可惜燕台雪色,从来未著梅花。瑶姿玉质委尘沙。

檐空栖野雀,树古踏寒鸦。

几处浅斟低唱,党家风味争夸。何人清兴和尖叉。

围炉呵冻笔,携灯煮新茶。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鉴赏

这首《临江仙·望雪》由清代诗人刘琬怀所作,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图,充满了深沉而细腻的情感。

首先,“可惜燕台雪色,从来未著梅花。”开篇即以“燕台”点明地点,暗示了北方的寒冷与雪景的壮观。然而,雪中却不见梅花,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述,也隐含着诗人对于美好事物难以寻觅的感慨。

接着,“瑶姿玉质委尘沙。”将雪花比喻为“瑶姿玉质”,形象地描绘了雪花的纯净与美丽,然而它们最终却落于尘沙之中,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

“檐空栖野雀,树古踏寒鸦。”进一步渲染了雪后寂静的氛围,野雀在空荡的屋檐下栖息,寒鸦在古老的树木上留下足迹,这些生动的细节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生命的顽强与适应能力。

“几处浅斟低唱,党家风味争夸。”转而描绘了人们在雪天中的活动,几处小聚,浅酌低歌,享受着冬日的温暖与欢乐,体现了人类在面对自然严寒时的乐观与坚韧。

最后,“何人清兴和尖叉。围炉呵冻笔,携灯煮新茶。”表达了诗人自己在雪夜中的心境,通过“和尖叉”(可能指吟诗作对)来寄托清雅之趣,围炉取暖,提笔书写,煮茶品茗,展现了文人墨客在严冬中寻求精神慰藉的方式。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冬日雪景的壮美与静谧,更蕴含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以及人文情感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97)

刘琬怀(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长至后二日病起

病里年光倍觉忙。葭灰律管又飞扬。

消停针指经三月,彩线无心较日长。

伶俜影,欲扶将。低徊又过镜台旁。

忽惊骨相同仙鹤,短发全沾秋后霜。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橘

遥忆江乡千树栽。晚秋时节锦成堆。

古人作颂非无意,独擅光华南国才。

香酥润,抵浓醅。几回珍重渡淮来。

当筵不共瓜李剖,留待年朝枕畔开。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栗

几日秋风打满筐。肯输鹤俸助猴粮。

登盘荐客传高会,每与安期枣共尝。

宜自采,慢蒸黄。杜陵风致最思量。

燕山也有龙山味,酒后茶边夜夜香。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芋

别号蹲鸱作一团。岷山异种紫成斑。

炉边小试农家味,身世无须问懒残。

调玉糁,佐朝餐。也强芹菜性偏寒。

客来莫笑同羊赠,俗例留充饯岁盘。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