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袅歌四首(其三)

鸳鸯美锦人皆羡,暗里机丝哪得见。

上堂日日好会面,谁识归房脉脉怨。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以鸳鸯为喻,描绘了一种隐秘而深沉的情感世界。首句“鸳鸯美锦人皆羡”,开篇即以鸳鸯之美艳引出主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羡慕。接着,“暗里机丝哪得见”一句,巧妙地将情感的细腻与复杂比作看不见的机丝,暗示了情感背后隐藏的不易察觉的波动与变化。

“上堂日日好会面”描绘了日常生活中夫妻或情侣之间的亲密相处,看似和谐美满。然而,“谁识归房脉脉怨”则揭示了在这些表面的和谐之下,可能存在着不为人知的孤独与不满,一种深藏于心底的哀怨与期待。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诗人对人性复杂情感的深刻洞察,也反映了对社会生活常态下情感真实面貌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鸳鸯这一形象,以及对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略带忧郁的情感世界,让人在欣赏其艺术美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情感共鸣。

收录诗词(1242)

李孙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捉袅歌四首(其四)

洗头盘在华山顶,十丈莲花开玉井。

女儿淡妆矜素影,不著脂粉饰项领。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梗]韵

折杨柳歌(其一)

欢边杨柳树,叶叶郁葳蕤。

妾家折杨柳,但爱绾别离。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折杨柳歌(其二)

饮马孟津河,河水冻结冰。

虏儿听汉歌,不识歌中情。

形式: 乐府曲辞

折杨柳歌(其三)

阿母遣女织,织作嫁女衣。

嫁衣色已变,嫁女定几时。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