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冥冥江雨湿黄昏,天入沧洲漫不分。
北涧欲通南涧水,南山正绕北山云。
王安石的《江雨》展现了诗人特有的意境和情感。首句"冥冥江雨湿黄昏,天入沧洲漫不分"描绘了一幅江南春雨的画面,"冥冥"二字传达出雨气氤氲、弥漫的场景,而"天入沧洲漫不分"则表明了天际与水面之间的界限已经模糊,不再清晰可辨。这种描写手法充满了意象性,给人以无边界的感受。
接下来的"北涧欲通南涧水,南山正绕北山云"则进一步深化了前面的意境。"北涧欲通南涧水"暗示着江水的流动似乎想要打破常规的地理限制,而"南山正绕北山云"则表现出山峦与浮动的云雾之间的交织,增添了一种超越现实空间的神秘感。
整首诗通过对雨、水、山和云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柔和而又富有哲理的自然景观。王安石在这首诗中不仅展现了自己的审美情趣,更透露出他对于超越常规、追求自由和无拘无束心灵状态的向往。这也正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感悟以及他们内心世界的丰富性。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江南岁尽多风雪,也有红梅漏泄春。
颜色凌寒终惨澹,不应摇落始愁人。
故作酴醾架,金沙祇谩栽。
似矜颜色好,飞度雪前开。
酴醾一架最先来,夹水金沙次第栽。
浓绿扶疏云对起,醉红撩乱雪争开。
午阴宽占一方苔,映水前年坐看栽。
红蕊似嫌尘染污,青条飞上别枝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