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秉常南安见寄

和句封来梅岭外,看花人坐草庵前。

昔年兄弟今分路,万里风波独泛船。

伏枕觉还灯寂寂,伤心秋更雨连连。

竿头点检丝纶在,乘月还来钓海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张诩在明时期,面对友人从梅岭之外寄来的诗句,内心涌动的情感与思绪。首联“和句封来梅岭外,看花人坐草庵前”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静谧的画面:友人的诗句如同春日的花朵,在远方的梅岭之外静静绽放;而诗人则独自坐在草庵之前,凝视着这些文字,仿佛与远方的友人心灵相通。

颔联“昔年兄弟今分路,万里风波独泛船”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兄弟情谊的怀念以及如今分别后的感慨。昔日并肩作战、共同成长的兄弟如今各自踏上不同的道路,犹如行舟于万里的风浪之中,孤独地航行。这不仅是对现实境遇的描述,也是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反思。

颈联“伏枕觉还灯寂寂,伤心秋更雨连连”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夜深人静之时,诗人躺在床上,周围只有孤灯相伴,寂静无声,这寂静中蕴含着深深的孤独与哀愁。秋天的连绵细雨,不仅映照着外界的自然景象,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悲痛。

尾联“竿头点检丝纶在,乘月还来钓海天”则展现了诗人超脱的一面。尽管当前遭遇种种困难与挫折,但诗人并未放弃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他仿佛在竿头检查着自己的钓鱼工具,准备在月光下再次出海,去寻找心灵的慰藉与宁静。这一联既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探索与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孤独与挑战时的复杂情感,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诗人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389)

张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师事陈献章。成化二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丁忧后,隐居不仕,累荐不起。正德中召为南京通政司参议,谒孝陵而归。其学以自然为宗,求“忘己”、“无欲”,即心观妙,以揆圣人之用。有《白沙遗言纂要》、《南海杂咏》、《东所文集》

  • 字:廷实
  • 号:东所
  • 籍贯:广东南海
  • 生卒年:1455—1514

相关古诗词

寄傲亭怀湛民泽

茅庵高枕白云边,日日松篁奏管弦。

得饱秋霞聊抱膝,为怜夜月或移船。

清凉境自閒心目,安乐窝真远市廛。

何日杖藜还此愿,试临千仞弄飞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丘长史同年

江城风雨战残秋,万事人间叹谬悠。

随意渔竿温钓石,何人羌笛弄江楼。

千篇击壤诗陶性,三斗柴桑酒破愁。

却忆旅亭丘长史,客怀乡思满归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唐人贾至早朝

绛帻鸡鸣三殿晓,景阳钟动九天开。

南山日飏金杯暖,北阙云扶玉辇来。

近侍衣冠同拜舞,遥闻仙乐暂徘徊。

明良已际唐虞盛,欲效赓歌愧不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答刘瑞葵见寄

潇飒颠毛任雪侵,八溟波杳笛声沈。

秋临钓舫连阴雨,目断浮云怅古今。

隔郡远劳诗见寄,别君长是梦相寻。

潮阳东望不知处,慢把衷情托素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