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柑

散花人去布云昙,指月神传酿露柑。

十二圭棱身外幻,三千世界掌中含。

匀将蜡办空原妙,清到檀心染未谙。

轻薄纷纷竞翻覆,选场谁与證禅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以佛手柑为题,巧妙地融合了自然与宗教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宇宙的独特感悟。

首联“散花人去布云昙,指月神传酿露柑”,以“散花”、“布云昙”、“指月”等形象,描绘了一幅神秘而神圣的画面,仿佛是佛祖或神灵在人间播撒智慧与启示,如同佛手柑的果实,蕴含着生命的甘露。这里,“云昙”可能象征着短暂而美好的事物,而“指月”则寓意指引人们追寻真理与智慧。

颔联“十二圭棱身外幻,三千世界掌中含”,运用了数字“十二”和“三千”,分别代表了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这里的“圭棱”可能是指佛手柑的形状特征,暗示着物质世界的幻象。而“三千世界”则是佛教中的概念,象征着无尽的宇宙和众生。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

颈联“匀将蜡办空原妙,清到檀心染未谙”,进一步探讨了自然与人工的关系。这里,“蜡办”可能指的是人工制作的物品,而“空原”则代表了自然界的纯净与原始状态。这两者之间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人工干预的反思。“檀心”可能象征着内心的纯净与真实,而“染未谙”则暗示着这种纯净尚未被外界所污染。

尾联“轻薄纷纷竞翻覆,选场谁与證禅龛”,以“轻薄纷纷”形容世间的浮躁与纷扰,而“选场”则可能是比喻选择与判断的过程。这句诗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在这样的环境中,又有谁能真正理解或证悟到禅宗的真谛呢?这里,禅龛可能象征着心灵的归宿或精神的避难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佛手柑这一具体物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自然与人工、物质与精神等多重主题的深入思考,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收录诗词(16)

杨桂森(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阅卷偶閒有作

休言小试可聊聊,百仞云梯望正高。

尺寸量来寻绣虎,波涛宽处得金鳌。

落花惧下孤寒泪,捞玉还防瓦砾淆。

莫恃此心真白水,便将昆片也轻抛。

形式: 七言律诗

阅卷偶閒有作

斗横星转四更残,莲炬双开满座寒。

铢黍不差惭眼慧,披寻屡次或心安。

丹毫挥洒看原易,一句思量作甚难。

仙海鱼龙凭换骨,还期共奋九霄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独坐

旅馆寂无事,冬寒昼亦长。

地偏雪嫌入,境俗梅收香。

冷避瓯茶淡,愁难鲁酒忘。

书中三味有,开卷且评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全岛联吟大会开于嘉义书此以祝

诸罗县里萃衣冠,往事搜寻简未残。

绩著婴城柴大纪,威雄专阃福康安。

覆盆谁雪千秋枉,击钵姑联一日欢。

最爱遥山撑阿里,樱花隐隐映吟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