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会灵山已七年,寸心如铁鼻辽天。
无端归去思前事,话到柯消石也穿。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愚所作的《立藏主之三衢》。诗中描述了诗人长时间在灵山修行,内心坚定如铁,仿佛连鼻尖都高举至辽阔的天空。他回忆过往之事,感叹时光荏苒,当思绪深入时,连磐石也能被言语磨损。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修行生活的执着与岁月流转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的深深反思。智愚和尚以独特的比喻,展现了内心的坚韧和时间的无情。
不详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蛟干虬枝巧作蟠,鳞鳞鬣鬣自生寒。
卧间不致为妖去,只就涛声起处看。
孤筇影落清湘外,看尽归云敛复翔。
身世悠悠心自许,几回到此立斜阳。
逃空劫外已苍然,玩水观山得几年。
闻说听经曾肯首,老来无力补青天。
良遂曾敲麻谷门,不相漫处主宾分。
子来亲见虚堂叟,两耳垂肩坐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