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一首

半浓半淡四山景,快雨快晴三月雷。

桥影不随流水去,渔歌偏带夕阳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山色忽明忽暗,四面景色宜人
三月间雨晴转换快速,雷声时断时续

注释

半浓半淡:形容山色光影交错,不那么鲜明。
四山景:四周的山景。
快雨快晴:形容雨晴变化迅速。
三月雷:春季三月间的雷声。
桥影:桥在水中的倒影。
流水去:随着流水而逝。
渔歌:渔夫唱的歌。
偏带夕阳来:特别在夕阳下传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三月间江南水乡的独特景色。"半浓半淡四山景"写出了山色在雨后初晴时的朦胧美,既有湿润的翠绿,又有淡淡的云雾,展现出山水的韵味。"快雨快晴三月雷"则捕捉了春雨来去匆匆的节奏,雷声与雨势相呼应,生动地刻画出春天的活力。

"桥影不随流水去"描绘了桥梁倒映在流水中的静谧画面,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静止,桥影与流水形成对比,富有诗意。"渔歌偏带夕阳来"则是以渔夫的歌声作为背景,夕阳西下,歌声悠扬,增添了画面的温暖与宁静,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恬淡与自然的和谐。

整体来看,黄溁的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快雨快晴、桥影渔歌等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宁静,富有生活情趣和画面感。

收录诗词(2)

黄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郑介夫祠

当年不作南行客,他日应无北狩人。

官似虱微言许大,肉如蚁饱道方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吊屈原

放逐臣之常,胡为乎汨江。

不先于楚死,未免作秦降。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江]韵

诗一首

虎脊初终枭獍飞,龙髯半落鬼神疑。

行人二月登庐岭,点点骊珠欲洒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汉中行

汉中沃野如关中,四五百里烟濛濛。

黄云连天夏麦熟,水稻漠漠吹秋风。

七月八月䆉稏红,一家往往收千钟。

行人叹息风土好,居人生计何草草。

老翁扶杖泣我前,此事何堪与君道。

君不见屯军十万如貔貅,椎牛酾酒不得饱,飞刍挽粟无时休。

禾稼登场虽满眼,十有八九归徵求。

军前输米更和籴,囊括颗粒无乾糇。

棱棱杀气森平原,虽食我肉不敢言。

阵马如云动雷电,戈戟摐撞相腾喧。

口边夺食与马齧,马饱人饥无处说。

大吏明知但吁叹,百姓俛首当擭窃。

天高日薄炊烟冷,村落萧条往来绝。

君莫问我汉中连年事,肝膈难言眼流血。

似闻今年春,关外四五州。

岁饥人无食,饿者颇亦稠。

蕃人欲寇边,此事信有不。

时涂苟如此,人生不如死。

死即万事休,生则何时已。

语多情极辞转哀,野风飒飒吹黄埃。

荒村相对两呜咽,收泪问我何方来。

作官骑马不易得,具与天子怜婴孩。

老翁已老死不惜,家有儿孙方戢戢。

愿君富贵为爱惜,莫教还似翁今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