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鸠示天竺和尚

鸡鸠何太急,祷雨正难期。

地道君应解,天心我亦疑。

片云高自密,下土遍其咨。

学圃非甘拙,为农且用时。

龙精转堪咒,池墨未应私。

不尽群生济,安禅愧我师。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伍瑞隆所作的《闻鸠示天竺和尚》,通过描绘听到鸡鸠急促的叫声,表达了对降雨的期盼以及对天意的疑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农业生产和自然现象的深切关注。

首联“鸡鸠何太急,祷雨正难期”,以鸡鸠的急促叫声开篇,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焦急,对雨水的迫切需求。接着,“地道君应解,天心我亦疑”两句,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理解与对上天意图的困惑,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

颔联“片云高自密,下土遍其咨”,描绘了天空中一片云层密布,预示着可能的降雨,同时也反映了大地上的农夫们对雨水的期待与咨询。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活动联系起来,展现了自然界与人类生活的紧密关联。

颈联“学圃非甘拙,为农且用时”,表达了诗人对农业生产的热爱与坚持,即使面对困难也不放弃,体现了对土地和劳动的尊重。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可能的身份——一位农夫或对农事有所涉猎的知识分子。

尾联“龙精转堪咒,池墨未应私”,以龙的形象象征着降雨的力量,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咒语祈求降雨的愿望,同时也强调了雨水不应偏私,应当普降大地,惠及万物。最后一句“不尽群生济,安禅愧我师”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完全帮助众生的遗憾,以及对僧侣(可能是指天竺和尚)的尊敬与自谦,暗示了诗人可能在寻求精神上的指引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农业生产和自然界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和谐共生、普度众生的向往。

收录诗词(463)

伍瑞隆(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梁文康公庙

空庭开鸟雀,高阁敞星辰。

九叶中兴旧,千秋遗像新。

雄文推国士,大业想天民。

世泽延明主,经纶属大臣。

位高防覆餗,事定不谋身。

保命真王佐,持盈即古人。

谦光随物理,淡泊抱吾真。

寂寂夔龙后,如公洵绝伦。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秋城夜雨寄忆公纶山中

山城秋夜雨,落木坐萧森。

思妇闺中泪,羁人病里心。

冷逐霜钟苦,声回晓漏沉。

寂寥君不见,去住感偏深。

并入还家梦,俱成倚柱吟。

小山丛桂在,试过一登临。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梦后因述所忆

别路寒山外,佳期皓月边。

如何今夜梦,仍作想夫怜。

叶已题红去,人空在眼前。

凄凉抱柱意,零落采萧篇。

有恨春偏老,无书雁不传。

蚕丝终自结,荷露岂成圆。

易隔相思地,难忘离恨天。

因思解佩日,翻忆献珰年。

倦绣情仍剧,怀春思未捐。

晚风垂柳暗,初日映霞鲜。

弱益花前媚,颦生病后妍。

妆成娇似凤,人竞指如仙。

价并时年重,心俱白日悬。

锦衾欢伴宿,鸳缕喜同牵。

珍重三更枣,踟蹰一夜眠。

因缘真好恶,去住得迍邅。

自别眉端月,长乖足下莲。

秋兰正堪把,愁绝为谁搴。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赠李襄国新昏

佳人南国秀,夫婿谪仙才。

礼为乘龙盛,楼因待凤开。

同心金作缕,长命玉为杯。

醉倚如花女,同登行雨台。

月羞眉共出,云逐鬓飞来。

彩旆萦新柳,仙虹荡摽梅。

绮罗芳院合,箫管画筵催。

谁免张华感,良时首重回。

形式: 排律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