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溪流照槛肃埃氛,百里秋光草树分。
青壁峻时山背日,碧潭空处水销云。
千寻下彻鱼无隐,一点高飞鹭出群。
回首故乡人未去,乱蝉声噪不堪闻。
这首诗描绘了早秋时节贵溪南亭的壮丽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首联“溪流照槛肃埃氛,百里秋光草树分”以溪流映照亭栏,清静肃穆,百里秋色中草木分明,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
颔联“青壁峻时山背日,碧潭空处水销云”进一步描绘山峦峭壁在阳光照射下的景象,以及碧绿深潭中云雾消散的情景,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神秘。
颈联“千寻下彻鱼无隐,一点高飞鹭出群”则聚焦于水中与空中,千尺深潭中鱼儿自由游弋,不被察觉;高空中一只白鹭独自飞翔,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
尾联“回首故乡人未去,乱蝉声噪不堪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虽然身在异乡,但内心深处对家乡的眷恋却难以割舍,尤其是听到蝉鸣,更添了几分思乡之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赞美,也蕴含了深深的思乡之情,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情感的深刻体悟。
不详
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青娥十五柘枝人,玉凤双翘翠帽新。
罗带却翻柔紫袖,锦靴前踏没红茵。
深情记处常低眼,急拍来时旋折身。
愁见曲终如梦觉,又迷烟水汉江滨。
红筵高设画堂开,小妓妆成为舞催。
珠帽著听歌遍匝,锦靴行踏鼓声来。
纤纤玉笋罗衫撮,戢戢金星钿带回。
长恐周瑜一私顾,不教閒客望瑶台。
鸳带排方镂绿牙,紫罗衫卷合欢花。
当筵舞汗销胸雪,入破凝姿动脸霞。
帽侧蹙腰铃数转,亚身招拍腕频斜。
须臾曲罢归何处?称道巫山是我家。
东城晓出静尘埃,紫画神旗向日开。
锦袖半攘争捧辔,银鞍不下小传杯。
马盘草上朱弓满,雁落云中白羽回。
晚向三通残鼓尽,北原千骑卷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