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观近时诗人往往有以前代台名为赋者辄用效颦以消馀暇(其一)章华台

周纲陵夷九鼎轻,玉帛交错朝蛮荆。

熊虔北睨志未已,积材垒土搀青冥。

姬姜丽质郑卫音,台中燕乐森如林。

汾沮远略肘腋变,乾溪一散愁人心。

荒山饥走归无所,睡酣又失涓人股。

棘闱深闭魂魄飞,申亥负尸埋浅土。

章华台上空子规,啼杀游魂终不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岑安卿的《余观近时诗人往往有以前代台名为赋者辄用效颦以消馀暇(其一)章华台》描绘了一幅历史沧桑与个人悲剧交织的画面。诗的前四句“周纲陵夷九鼎轻,玉帛交错朝蛮荆。熊虔北睨志未已,积材垒土搀青冥”暗指周朝衰微,礼崩乐坏,诸侯纷争,楚国熊虔意图扩张,其野心勃勃。接下来,“姬姜丽质郑卫音,台中燕乐森如林”描述了昔日章华台上的繁华景象,美女佳人、音乐歌舞,一片盛世景象。

然而,诗的转折点在于“汾沮远略肘腋变,乾溪一散愁人心”,暗示着政局动荡,战略失误,导致人心惶惶。随后,“荒山饥走归无所,睡酣又失涓人股”描绘了战乱后的流离失所和悲惨生活,连梦境中的宁静也被战争打破。最后两句“章华台上空子规,啼杀游魂终不归”以凄厉的子规啼声象征亡魂无法回归,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哀悼和对现实残酷的感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章华台的兴衰变迁,寓言式地反映了历史的更迭和个人命运的无常,具有深刻的讽刺和历史感慨。

收录诗词(174)

岑安卿(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所居近栲栳峰,余姚上林乡(今浙江慈溪市桥头镇与匡堰镇一带)人。志行高洁,穷阨以终,尝作《三哀诗》,吊宋遗民之在里中者,寄托深远,脍炙人口。著有《栲栳山人集》三卷,《四库总目》评其诗戛戛孤往,如其为人

  • 字:静能
  • 籍贯:故自号栲栳山
  • 生卒年:1286~1355

相关古诗词

余观近时诗人往往有以前代台名为赋者辄用效颦以消馀暇(其二)姑苏台

吴王筑土山为址,俯视水云三百里。

台中歌舞萃华丽,金碧巑岏眩珠翠。

江花泛泛浮鸱夷,会稽思霸甘卑辞。

千金不买西子笑,一舫竟逐陶朱归。

丹砌草深麋鹿卧,凄凄棘露沾人衣。

阖庐丘墓虎为卫,至今钟磬闻馀悲。

游人不悟国倾亡,松间援笔题真娘。

形式: 古风

余观近时诗人往往有以前代台名为赋者辄用效颦以消馀暇(其三)朝阳台

巫峰十二青参差,石形俨现仙娥姿。

苍藤翠木怯凄冷,精诚夜感襄王思。

仙衣缥缈仙裙湿,云影飘飖雨声急。

阳台朝暮不胜情,高唐想像愁无极。

梦中奇遇事杳冥,公子雕辞亦胸臆。

荒凉古庙屹江干,台空不见行云迹。

游人怅望尚徘徊,古碑寂寂荒莓苔。

形式: 古风

余观近时诗人往往有以前代台名为赋者辄用效颦以消馀暇(其四)黄金台

雕墙峻宇无不亡,蓟城筑宫国乃昌。

屈身延士礼优异,四方英俊如云翔。

郭生马喻真良策,亟拜乐卿为上客。

兵行旬日入临淄,秦楚诸君咸辟易。

夙心已雪先王耻,七十齐城祇馀二。

君王仙去主帅逃,叹息后人非继志。

巍台悲惨朔风号,不知骑劫何时招。

形式: 古风

余观近时诗人往往有以前代台名为赋者辄用效颦以消馀暇(其五)歌风台

嬴秦北筑城万里,芒砀无人识云气。

鸿门斗碎骊山焚,汉楚残民半为鬼。

重瞳失道身首分,沛公酒叙还乡恩。

风云飞动白日永,歌声激烈悲勋亲。

四方备禦思虎士,进取守成良不易。

长陵崇奉四百春,歌台遗筑今荆杞。

壮哉一曲《大风歌》,千古英雄尽怀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