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攽所作的《分题李花得香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寻幽的情景与对李花之美的赞叹。
首句“寻幽兴不浅”点明了诗人的兴致勃勃地探寻幽静之地,流露出一种内心的愉悦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接着,“佳木稍已芳”描绘了春天来临,树木渐渐绽放出新绿,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积雪春未融,明玉仍自香”两句,诗人将春日初融的景象与积雪相比,比喻为晶莹剔透的玉石,即使在春寒料峭中,依然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香气,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顽强与美丽。
“赤日照未好,会待清月光”则进一步描绘了日出时分与月夜下的不同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期待与珍惜。日出时的阳光虽未完全驱散冬日的寒冷,但诗人相信,等到月光洒满大地之时,定能感受到更加宁静与祥和的美。
最后,“念无琼玖报,聊复进雕觞”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之美,虽无法以珍贵的礼物回报,但愿意以一杯美酒来表达对大自然的敬意与赞美。这不仅是对李花之美的颂扬,也是对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的珍惜与感恩。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