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一首

老大倦追随,得坐且终日。

所以见春去,亦不甚爱惜。

形式: 五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潘时举之手,名为《老大倦追随》。诗中描绘了主人公年老力衰,厌倦了世俗的追逐与奔波,选择静坐度日的情景。通过“老大倦追随”这一开篇,便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对过往生活的反思与对当下宁静生活的向往。

“得坐且终日”,写出了主人公在历经世事沧桑后,终于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得以安坐度日,享受这份难得的平静。这种对简单生活状态的满足,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重新审视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

接着,“所以见春去,亦不甚爱惜。”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季节更替的态度。春去秋来,自然界的变化本是常态,但在诗人眼中,这不再是引起情感波动的契机,而是对生命流转的淡然接受。这种超脱于物外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老年生活、自然变迁以及生命意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视角和深邃的人生感悟。通过对比年轻时的“倦追随”与老年时的“得坐终日”,以及对春去秋来的态度转变,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

潘时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题周南仲正字所藏阎立本画苏李别

少卿昔在河梁别,执手踟蹰不能发。

万古初传五字诗,努力相期在明德。

子卿海上毡为食,故人朅来重相觌。

不觉看羊度岁年,却因射雁传消息。

人间此是长别离,少卿在虏子卿归。

归欤尚握汉臣节,留者永衣胡人衣。

天长地阔半尺绢,满眼云愁风景变。

一人仰叫头脱冠,一人横涕袖著面。

阎君国相称画师,未必想像能尔奇。

前身恐是胡妇子,曾见两公分袂时。

形式: 古风

罗汉寺(其一)

山阴盛事今寥落,千古风流属晋阳。

况有林泉当列坐,不须弦管送流觞。

醉挥金碗青春客,自濯尘缨白发郎。

一笑相看能几许,却怜马首路岐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罗汉寺(其二)

天迥云收霁色空,乔林还绕寺当中。

阴森小径千重竹,萧飒虚亭四面风。

暮霭不兴山抹黛,夕阳西下水流红。

自惭怯懦承庥庇,安得民称几寸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诗一首

收拾新诗入锦囊,晴天添得两三章。

一冬只在梅花里,吟笔入春犹自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