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文俊为庆祝其从叔母丘太孺人寿辰而作。诗中充满了对长辈长寿与家族和睦的颂扬之情。
首句“年年问讯乡园使,齿发祗如初别时”,诗人每年都会询问家乡的消息,感叹岁月流逝,自己与长辈的容颜依旧如初次分别时一般,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长辈容颜未变的惊喜。
接着,“共喜承恩当晚暮,曾闻卜寿过期颐”两句,表达了对长辈受到上天恩赐,长寿安康的喜悦之情,同时提到曾经听说的长寿记录,进一步强调了对长辈长寿的敬仰和祝福。
“三餐不换公卿贵,内行还堪族党归”则赞美了长辈的生活态度和道德品质。即使在物质生活上不如高官显贵,但内心的修养和行为举止却足以让家族成员引以为豪,回归家族。
最后,“凭仗春风阶下竹,平安长报客边知”以自然界的景象作比,春风中的竹子象征着生机与希望,暗示长辈如同竹子一样坚韧不拔,平安健康,同时也表达了对长辈的思念之情,希望他们能够平安健康,让远方的亲人也能感受到这份平安与喜悦。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描绘,展现了对长辈的深厚感情和对家族和谐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