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杨方叔游开宝上方有怀里中二三故人

京都寡临观,兹地高且明。

仲冬一来望,旷然写予情。

千载豪杰尽,夷门荆棘生。

时平盛民物,华屋连飞甍。

长烟冒百里,下视色正青。

慨彼尘土间,扰扰何多营。

往车无徐驱,来马无停征。

顾惭托閒官,幸得游衍并。

念我同里人,三四不在行。

孔公老龙山,孙子令江城。

崔閒盎有粟,辛困冠无缨。

一回西南首,惨淡意莫平。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京都的高处俯瞰,此地明亮又显赫。
寒冬时节登高远望,我的心情豁然开朗。
千年英雄已逝去,昔日豪阀只剩荆棘。
如今世道太平,百姓富饶,华丽的房屋连绵不断。
长长的炊烟笼罩百里,向下看去,景色一片青翠。
感叹世间纷扰,人们忙忙碌碌,追求不已。
过往的车辆不停歇,来的马匹疾驰而过。
我自愧身为闲职官员,能有暇游赏是幸事。
想起故乡的同乡们,已有三四人不在身边。
孔公在老龙山,孙子则治理江城。
崔闲家中存粮充足,辛困却无官帽加身。
每次回首西南方向,心中悲凉难以平息。

注释

京都:古代中国的首都。
寡临观:少有人至的高处观看。
夷门:古代洛阳的东门,象征贵族或权贵之家。
华屋:华丽的房屋。
长烟:炊烟。
尘土间:人间社会。
徐驱:缓慢驾车。
幸得:有幸能够。
同里人:同乡人。
老龙山:具体地点,可能指代某位人物的居所。
冠无缨:没有官帽的标志,形容贫穷。
惨淡:凄凉、悲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京都开封的壮丽景色,诗人站在高处的开宝上方,远眺四周,感叹历史的沧桑和人事的变迁。"千载豪杰尽,夷门荆棘生"表达了对往昔英雄的怀念,以及对世事如夷门荒凉的感慨。接着,诗人赞美了和平时期的社会繁荣,华屋林立,视野开阔,烟雾缭绕,景色宜人。

然而,诗人心中却充满了对同乡好友的思念,他们有的如孔公、孙子等人,或在远方任职,或生活艰辛,"一回西南首,惨淡意莫平"流露出诗人对他们的牵挂和对自己未能与他们共游的遗憾。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着对友人的关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韩维以简洁的笔触,展现了北宋京都的风貌,以及个人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022)

韩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同邻几和叔登定力阁

清风何飘飘,万里吹曾轩。

侧身红尘外,却视飞云根。

王都屹雄胜,长河中怒奔。

上有怀归子,心随惊浪翻。

登临岂非壮,悲伤久客魂。

日暮下危级,且复同一樽。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同邻几原甫谒挺之

河面参差结冻凘,清风不展画船旗。

偶驱羸马知何适,独过长桥问所思。

可喜身闲亲浊酒,未忘心竞是枯棋。

凭君莫唱阳关曲,自觉年来不能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同邻几避暑景德

脩廊环无端,华殿鸟斯革。

石鲸窥广庭,金像飞半壁。

高槐十丈馀,凉叶散檐隙。

兹游得我所,烈日徒自赤。

体烦惬清潭,发散谢危帻。

彷徉或持书,静默方对奕。

惟时骄阳甚,燥气裂金石。

城郭困风埃,田畴有忧色。

顾惭无用躯,独此享嘉适。

举头望赤霄,安得片云黑。

滂沱为飞霖,一洗周八极。

形式: 古风

同和叔饮王文正公三槐厅呈正卿

投杯送馀景,休驾避初燠。

久嫌花搅心,始爱树清目。

主人乐儒学,定契均季叔。

疏帘翳广坐,并荐肴与蔌。

肃肃太尉馆,简俭见遗躅。

中有戒子篇,惨淡刻寒玉。

世传盛德茂,名与清风穆。

公乎不可见,怅望三槐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