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士吟(其七)

探奇及牛渚,穷幽入鬼隙。

毕世谁能知,知之复何益。

春至花妍娟,春去花落魄。

花开复花谢,明明大道迹。

块然藐中处,但伤彼岸隔。

不传者已死,会心在晨夕。

豁然识此机,应悲逝者迫。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鉴赏

这首诗《训士吟(其七)》由清代诗人戴亨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对人生、自然与时间流转的深刻感悟。

首句“探奇及牛渚,穷幽入鬼隙”描绘了探索未知、追求极致的旅程,隐喻人生的探索与追求。接着,“毕世谁能知,知之复何益”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人的一生是否值得追求知识与真理?这种追求又是否真的有意义?

“春至花妍娟,春去花落魄”以自然界的变化比喻人生的盛衰更迭,春花的盛开与凋零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接下来,“花开复花谢,明明大道迹”进一步强调了生命循环的自然规律,同时也暗示了追求真理的道路虽明,却也充满了轮回与反复。

“块然藐中处,但伤彼岸隔”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鸿沟的感慨,即使内心深处渴望达到某种境界,却往往被现实的障碍所阻隔。“不传者已死,会心在晨夕”则指出真正的智慧和理解并非通过言语或文字传承,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点滴体会。

最后,“豁然识此机,应悲逝者迫”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即认识到生命的有限性和追求真理的重要性,同时也对逝去的生命表示了深深的惋惜。整首诗通过对比、比喻和象征手法,深刻探讨了人生的意义、自然法则以及个人与宇宙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类存在的终极追问。

收录诗词(1263)

戴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训士吟(其八)

羊质虎其文,虽美而不彰。

躬行苟不逮,何必徒文章。

笃论竦真听,摛藻阐德光。

立言固所重,饰伪弃厥常。

安得华与实,内外无低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训士吟(其九)

原泉流不息,积水成巨川。

为山篑不辍,积土凌云烟。

积跬致千里,积善成圣贤。

孰微而不著,孰行而不前。

嗟彼器一满,不复增涘涓。

所以英俊人,虚受而德迁。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训士吟(其十)

灼灼盆中花,迎风故妖袅。

眄睐睫未移,倏忽成枯槁。

根株未能深,焉得长美好。

植彼栋梁资,岂不自弱小。

防之偶一疏,斧斤伺昏晓。

吁嗟眼中人,故物谁能保。

胡不一此心,孜孜至于老。

形式: 古风

训士吟(其十一)

天运更代谢,气至物不遗。

芳树花忽发,好鸟鸣其枝。

流水清且閒,游鱼漾绿姿。

欣欣物各得,吾身亦化机。

物欣吾亦乐,坐此春风时。

宇宙何空阔,嗒然忘所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