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朝陈希伋所作的《题凤栖寺》,以深邃的笔触描绘了历史变迁与自然景观的交融,传递出一种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首句“千载传闻孰是非”,开篇即提出了对历史传说真伪的疑问,引人深思。千年的流传中,真相与谬误交织,难以分辨。这句不仅揭示了历史的复杂性,也暗含了对后世传述的审慎态度。
次句“高梧脩竹晚风微”,转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画面。高大的梧桐树与修长的竹林在傍晚微风的吹拂下,显得格外和谐与宁静。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暗示着古寺曾经的繁华与祥和。
接着,“欲知古寺曾栖凤”一句,将话题转向了古寺的历史。凤凰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吉祥与尊贵,此处用“栖凤”来形容古寺,不仅增添了神秘色彩,也暗示了古寺往日的辉煌与神圣。
最后,“楼殿今无燕雀飞”则以对比的方式,表达了对古寺现状的感慨。昔日楼阁殿堂中或许曾有燕雀翩翩起舞,如今却空无一物,唯有微风轻拂。这种变化不仅是自然界的更迭,更是历史变迁的缩影,让人不禁思考时间的无情与万物的无常。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展现了对历史遗迹的追忆与反思,以及对自然与时间深刻哲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