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观水阁题诗

松阴如幄水如罗,秋尽山青白鸟过。

独坐一庵心正寂,数声何处竹枝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松阴如幄水如罗”,以“幄”比喻松阴的浓密,如同帐幕一般,形象地描绘了松林间阴凉的景象;“水如罗”则将水面比作罗网,既表现了水面的平滑,也暗示了水波的细腻与流动感。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氛围。

接着,“秋尽山青白鸟过”一句,点明季节转换,秋天已逝,山色依旧青翠,白鸟在空中自由飞翔,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这里的“白鸟”不仅指颜色,更象征着自由与高洁,与前句的“松阴”、“水”形成了一种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之美。

“独坐一庵心正寂”描绘了一个隐士的形象,他独自坐在庵中,内心平静无澜,与外界的喧嚣隔绝,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一句通过“独坐”、“心正寂”表达了内心的纯净与超脱。

最后,“数声何处竹枝歌”以“竹枝歌”这一传统音乐形式,赋予了自然界的声响以情感色彩,仿佛是大自然在低语,或是某种神秘的召唤。这句诗以问句的形式结束,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同时也增添了诗歌的韵味和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深情赞颂,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情景交融”的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19)

郑畋(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会昌二年(842)进士及第。刘瞻镇北门,辟为从事。瞻作相,荐为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乾符中,以兵部侍郎同平章事,寻出为凤翔节度使,拒巢贼有功,授检校尚书左仆射。诗一卷。《全唐诗》录存十六首。性宽厚,能诗文

  • 字:台文
  • 籍贯:河南 荥阳
  • 生卒年:823-882

相关古诗词

山居洞前得杜鹃花走笔偶成以简桂帅仆射兼寄呈广州仆射刘公

桂中筹策知无暇,洞里□花别有珍。

独酌高吟问山水,到头山景属何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奉和元孚大德

华顶高峰接太虚,承攀琪树赋垂珠。

当时惟有建公在,老宿如今一半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句(其一)

手栽桃李十馀春,今日经过重建勋。

形式: 押[文]韵

句(其二)

水急鱼难钓,风吹柳易低。

形式: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