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蛩声千里暮,雁影一天秋。
这两句话是中国古诗中常见的意象运用,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色。蛩声千里暮,形容晚秋蝉鸣之声远达千里,营造出一种萧瑟、荒凉的气氛。雁影一天秋,则是通过大雁的身影来表达季节的转换,暗示秋意浓厚。
诗人巧妙地借助自然景物,通过对比和联想的手法,传递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哲思和情感。其中,“蛩声”与“雁影”构成鲜明对比,既有听觉上的冲击,也有视觉上的享受。
此诗虽简,但蕴含丰富的情感与意境,是古典文学中描写秋景的经典手法之一。
不详
东风无迹秀芳草,野鸟不言衔落花。
奇峰重复叠,宅在翠屏间。
僧到偏怜静,云留自共闲。
岩前樵径接,门外钓舟还。
老约为邻并,须求一亩山。
世占桐江籍,君真处士家。风骚传旨趣,林?是生涯。
垂钓严滩近,求名帝里赊。
扁舟我相访,远岸日初斜。
结庵嵩少深,高道恐难偏。
苦海好求宝,天花莫著身。
一心俱已了,五字更应新。
谁谓孤云迹,名曾达紫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