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继先的作品,名为《惜时芳·柳摇金》。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感慨和无尽的怀旧之情。
首句“虚心劲节争萧散”中的“虚心”指的是竹子空心,“劲节”形容竹子的坚韧,“争萧散”则是竹叶在风中飘扬的景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观察与感受。接着“无冬夏、钩阑侧畔”描绘出竹子四季常青,不随时节变化的特点,而“霜风雪色沈沈晚”则是秋末冬初,寒风凛冽,雪花纷飞的景象,再现出自然界的萧瑟与肃杀。
“残不了、细枝纤干”中的“残不了”表明竹枝虽然被风霜摧残,但依旧挺立不倒,“细枝纤干”则形容了竹枝的柔弱与坚韧相济。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达了一种生命力和坚持的精神。
“情中意里尘沙恨,试与聆、弦歌急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他想通过音乐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都可以在琴声中找到寄托。
最后,“无嫌青翠开青眼。相看似、太原家惯”中的“无嫌”意味着没有猜疑和隔阂,“青翠开青眼”则是竹子常绿的象征,诗人以此比喻自己对朋友的信任与关怀。而“相看似、太原家惯”则是在说尽管时光流逝,但友情如竹,依旧坚固不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面对变化无常的人世间所持有的坚定与怀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