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金幼孜所作的《庚戌腊月十四夕写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在官场生涯中的谦逊与自省,以及面对年华老去和事业无成时的感慨。
首句“末学深惭忝禁林”,诗人以“末学”自称,表示自己学识浅薄,却有幸身处朝廷(禁林),内心充满惭愧。这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知识与地位关系的深刻认识,以及对自身能力的谦虚态度。
次句“空馀白发伴丹心”,诗人感叹岁月流逝,虽然心中仍存赤诚之心(丹心),但外貌已显苍老(白发)。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内心的坚守与外在的衰老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第三句“平生事业知无补”,诗人回顾一生,认为自己的努力与成就似乎对社会并无多大贡献,流露出一种自我反思与失落的情绪。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价值与社会贡献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对未能实现更大理想的遗憾。
最后一句“坐对青灯感慨深”,诗人坐在昏暗的灯光下,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这里的“青灯”不仅指照明的工具,也象征着孤独、寂寞与深沉的思考。通过这一场景的描绘,诗人将个人的感慨与外界环境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深邃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情感与外界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事业与时间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面对岁月流转、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时的复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