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读何易于传》由宋代诗人谢薖所作,通过对比官场与农事,表达了对官员行为和民众辛劳的深刻反思。
首句“吏皆愁死自焚诏”,描绘了官场中官员因政务繁重、压力巨大而感到绝望的情景。这里的“焚诏”可能象征着官员在面对无法完成的任务或不公的命令时,内心挣扎与无奈的情绪爆发,隐含着对官僚体制中不合理规定的批判。
次句“农正勤耕身挽船”,则转向描述农民的辛勤劳动。他们不仅在田间劳作,甚至亲自参与船只的搬运工作,以确保物资的运输。这句诗生动地展现了农民为社会生产付出的巨大努力,以及他们与自然环境斗争的坚韧精神。
后两句“墨绶纷纷满天下,不知谁拍此渠肩”,将目光从官场转向更广阔的社会层面。墨绶是古代官吏佩戴的标志,代表着权力与地位。诗人感叹于权力的广泛分布,却提出了疑问:在如此众多的官员中,又有谁真正理解并愿意承担起像何易于这样为民服务、勇于担当的责任呢?这里暗含了对当时官场风气的批评,以及对真正有能力、有责任感的领导者缺失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官民生活状态的对比,以及对权力分配与责任担当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政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