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茗花二首(其二)

骚人浪说麻源谷,本在风流刺史家。

直与瑶林共高彻,可须梅影斗横斜。

芳尊莫待红妆赏,幽艳长令烈士嗟。

凭仗边鸾折枝手,应宜展障玉鸦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薖所作的《玉茗花二首(其二)》。诗中以玉茗花为题,描绘了玉茗花的高洁与独特之美。

首句“骚人浪说麻源谷”,以“骚人”泛指文人雅士,他们或许曾谈论过麻源谷的美景,但此处却暗含对这些说法的质疑或否定。接着,“本在风流刺史家”一句,将玉茗花与古代风流的刺史相联系,暗示玉茗花不仅美丽,更蕴含着高雅的气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直与瑶林共高彻,可须梅影斗横斜。”这两句进一步赞美玉茗花的高洁与独特。玉茗花与瑶池中的仙林并肩,不与梅花争艳,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这里的“瑶林”象征着仙境中的美好景致,而“梅影斗横斜”则是对梅花争春的常见描绘,玉茗花则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

“芳尊莫待红妆赏,幽艳长令烈士嗟。”这两句表达了对玉茗花的欣赏不应仅限于外表的美丽,更在于其内在的幽雅与深沉。诗人希望人们不要等到红妆(即女性)来欣赏,而是要长久地为它的幽香与艳丽所感动,甚至让那些英勇的烈士也为之叹息,强调了玉茗花超越性别、时间与空间的永恒魅力。

最后,“凭仗边鸾折枝手,应宜展障玉鸦叉。”边鸾是中国唐代著名的画家,擅长画花鸟,这里借用他的技艺来比喻描绘玉茗花的高妙手法。诗人希望有人能用边鸾那样的技巧,将玉茗花的美丽与精神风貌完整地展现出来,通过画卷(障)和玉鸦叉(可能是指某种装饰品),让更多人领略到玉茗花的独特之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玉茗花的描绘,不仅赞美了其外在的美丽,更深入挖掘了其内在的精神品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294)

谢薖(宋)

成就

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经历

不详

  • 字:幼盘
  • 号:竹友居士
  • 籍贯: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
  • 生卒年:1074~1116

相关古诗词

谩成

年来任运学腾腾,爱酒还同醉李僧。

痛饮亡何缘客至,时奇不惜绕村行。

檐间燕雀新声好,门外池塘春水生。

晓起坐窗无一事,捲书南望见高棱。

形式: 七言律诗

饮酒示坐客

身前不吝作虫臂,身后何须留豹皮。

劬劳母氏生育我,造化小儿经纪之。

牙筹在手彼为得,块石支头吾所师。

偶逢名酒辄径醉,儿童拍手云公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李智伯金石台不见旧题之作(其一)

瘗鹤书踪逸少齐,华阳长使后人迷。

姓名不得芙蓉手,何用全牛捧砚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和李智伯金石台不见旧题之作(其二)

复忆高人张季鹰,每将杯酒胜荣名。

登临叔子缘何事,湮灭无闻一怆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