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纱.赠采文

雏笋初齐万绿香。参红束素小儿郎。

生来宜近读书窗。

沉甲细添箫局火,岕尖鲜试越瓷汤。

学书教写十三行。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鉴赏

这首《浣溪纱·赠采文》由清代诗人陈世祥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展现了对年轻学子的赞美与寄望。

“雏笋初齐万绿香”,开篇以“雏笋”比喻初生的学子,如同春日里破土而出的嫩笋,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而“万绿香”则渲染出一片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景象,暗示着这些年轻学子正处于成长的黄金时期,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参红束素小儿郎”,进一步刻画了学子们的形象,他们如同穿着红白相间衣裳的小儿郎,活泼可爱,充满朝气。这里的“参红束素”不仅描绘了他们的服饰,也寓意着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不断汲取营养,逐渐成长为有学问的人。

“生来宜近读书窗”,表达了对学子们学习环境的赞赏,认为他们天生就适合在充满书香的环境中成长,暗示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沉甲细添箫局火,岕尖鲜试越瓷汤”,这两句描绘了学子们在学习之余,享受生活的情景。通过“沉甲细添箫局火”和“岕尖鲜试越瓷汤”这样的细节,展现了他们既注重学习,也不忘生活的品质追求,体现了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

“学书教写十三行”,最后点明了主题,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特别是书写技艺的培养,象征着学子们不仅要在学业上有所成就,还要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为将来的独立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年轻学子成长环境、形象以及生活态度的描绘,表达了对他们的美好祝愿与期待,同时也传递了教育与生活的和谐统一的理念。

收录诗词(160)

陈世祥(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浣溪纱.再示采文

香粉揉成玉琢将。憨情嗔态总难忘。

个侬年纪正思量。

睡里着惊真觉怯,笑中推酒未全庄。

悄无人处可相当。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纱.初夏

只说春归不惹愁。辞春还与闷相勾。

草窠遍地碧如油。

莺舌已无前日滑,柳腰可似向来柔。

断肠都在最高楼。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纱.将雨

莽雾痴云酿宿阴。较侬愁绪一般深。

日长无事费沉吟。

要顿闲情拈蜡叶,怕粘冷梦熨香衾。

小窗今夜雨淋侵。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纱.赠琼孙

自是缑山品绝伦。珠匀玉莹想风神。

乳名直得唤珍珍。

摒当笔床都蕴藉,捧持酒盏更温文。

越歌应不忿庄辛。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