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日日山迷水癖,年年书恼诗痴。寻思那里要他知。
试比古人犹未。往往眼甜口苦,常常心是身非。
如何则甚破他疑。只学今人足矣。
这首《西江月·十一月初六日夜偶成》是宋代诗人韩淲的作品,以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为题材,展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独特见解。首句“日日山迷水癖”描绘了诗人每日沉迷于山水之乐,对自然景色的热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次句“年年书恼诗痴”则揭示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甚至到了困扰的地步。
“寻思那里要他知”表达了诗人对于作品能否被他人理解的疑惑,他并不追求外在的认可,更注重内心的满足。“试比古人犹未”进一步强调,即使与古代文人相比,他也并不追求超越,只求自我内心的表达。
“往往眼甜口苦,常常心是身非”通过身体和心理的感受,揭示了创作过程中的甘苦交织,既有精神上的愉悦,也有现实中的困惑。“如何则甚破他疑”则是诗人对自我怀疑的自问,寻求解除内心疑惑的方法。
最后,“只学今人足矣”表明诗人认为,不必过于追求古人之名,只需专注于当下,做一名现代的、真实的诗人就足够了。这首词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专注于艺术创作的人生态度。
不详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春色著人多少,溪头桃杏舒红。杖藜相与过桥东。
往事旧欢如梦。花底醉眠芳草,柳边嘶入骄骢。
如今憔悴坐诗穷。莫问醯鸡舞瓮。
梅蕊小春天气,橘林良月风光。五云边近九霞觞。
美景初无尽藏。老矣相逢湖海,年来游遍潇湘。
诗情满眼兴何长。赢得烟霄直上。
小楼秋霁碧阑干。中人初薄寒。霜风吹我到湖山。
平林斜照残。空阔里,有无间。牵萝翠袖闲。
篮舆兴尽却愁还。断肠歌未阑。
三年重到严滩路。叹须鬓、衣冠尘土。
倚孤篷、闲自濯清风,见一片、飞鸿归去。
人间何用论今古。漫赢得、个般情绪。
雨吹来云、乱处水东流,但只有、青山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