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十韵

何处来蘋末,萧骚尽四邻。

金茎吹晓露,玉宇动轻尘。

易水离歌阕,齐纨怨思新。

泛兰迷旧泽,落帽会佳辰。

篱菊飘香远,庭桐坠叶频。

帆开五湖客,槎去九霄人。

曲沼铺纹簟,平芜偃绿茵。

鸿飞资羽翮,鹰击助精神。

仙驭归堪待,琴松韵更真。

披襟同楚树,千古自相亲。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翻译

何处来的萍末,满园萧瑟声四起。
金色的柱子在晨露中吹拂,玉宇间微尘轻轻浮动。
易水边的离别歌曲已唱完,新的齐纨之思又添愁绪。
兰花漂浮,迷失往昔的光泽,落帽盛会正逢佳时。
篱笆外菊花香气飘散,庭院中梧桐落叶频繁。
船帆展开,五湖的客人启程,木筏离去,九天之人的身影消失。
弯曲的池塘上铺着竹席,平坦的草地倒映绿意。
大雁展翅飞翔,凭借羽翼;雄鹰搏击长空,振奋人心。
仙人的车驾归来值得期待,琴声松韵更加真切。
敞开衣襟,与楚地古树共情,千百年来始终相亲相近。

注释

蘋末:比喻轻微的事物或人。
萧骚:形容草木摇曳的声音。
金茎:指宫殿的装饰物,如铜柱。
玉宇:形容宫殿或仙境。
易水:古代河流名,常与离别相联。
齐纨:齐地生产的细绢,代指精美衣物。
泛兰:兰花随风漂浮。
落帽:典故,指聚会中的饮酒游戏。
五湖:泛指江湖,象征广阔的天地。
仙驭:神仙的车驾。
琴松:琴声与松声,象征高雅的音乐。
楚树:指南方的树木,这里借指远方的朋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秉的作品,名为《清风十韵》。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深情。

"何处来蘋末,萧骚尽四邻。金茎吹晓露,玉宇动轻尘。" 这几句描绘了秋天清晨的景象,蘋(一种水生植物)覆盖着整个池塘,金茎(菊科植物)在朝露中摇曳,玉宇(指屋宇)因为微风轻拂而扬起细尘。这些描写营造出一幅宁静、清新的画面。

"易水离歌阕,齐纨怨思新。"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者和美好事物的怀念之情。易水是历史上有名的流水,也是一些悲歌的地方;齐纨则是一个历史上的美女形象。这里诗人借用这些意象,抒发自己对于过去美好的记忆和思念。

"泛兰迷旧泽,落帽会佳辰。篱菊飘香远,庭桐坠叶频。" 这几句则是对秋天自然景色的进一步描绘。兰花的清香弥漫在古老的沼泽中,人们在美好的时光里摘下头上的帽子享受这份宁静;篱笆旁的菊花飘散着香气,庭院里的桐树叶子也纷纷扬扬。

"帆开五湖客,槎去九霄人。曲沼铺纹簟,平芜偃绿茵。" 这些句子描写了诗人对旅途的感受和自然景色的观察。帆(船帆)张开,行者在五湖之间旅行;槎(古代车辆)驶离九霄之地,这里“九霄”可能是指高山或远方的地方;曲沼即弯曲的水面,铺着纹簟(波纹),平芜则是平坦的地面,上面的绿茵(草)生长旺盛。

"鸿飞资羽翮,鹰击助精神。仙驭归堪待,琴松韵更真。" 这几句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描绘。鸿(大雁)在空中飞翔,似乎借助了翅膀;鹰(猛禽)则以其勇猛来激励诗人的精神;仙驭即神仙驾驭的马车,归堪待可能是指等待着某种超脱世俗的事物;琴松的韵味更显得真挚不渝。

"披襟同楚树,千古自相亲。"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联系。披襟即解开衣襟,享受清风之美;同楚树则是与古代楚地的松柏为伍,体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友谊。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的特点,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8)

张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戊申年七夕五绝(其五)

珠箔风轻月似钩,还看锦绣结高楼。

堪伤乞巧年年事,未识君王已白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叠石自然成雁塔,贮泓依旧作龙塘。

形式: 押[阳]韵

留题宣圣庙石壁

前枕清流后倚山,殿堂高创白云间。

幸因供职频经此,及过三年鬓渐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小院

小院春寒闭寂寥,东风吹雪未全消。

山茶谢了梅花落,移得诗情上柳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