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先卿即事五首(其二)

鸿雁南随暖,玑衡北转杓。

忍贫居自稳,得句兴偏饶。

藜杖难频出,蒲轮合见招。

惜无推毂手,寂寞老渔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大雁向南方迁移随着温暖的气息,天文仪器北斗七星的斗柄在北方转动。
尽管贫困,我仍安然居住,写诗作句时兴致特别高昂。
手持藜杖出门已不易,期待有人能以蒲苇之车载我去游历。
遗憾的是没有推举我的人,只能孤独地做渔夫和樵夫,度过寂寞的岁月。

注释

鸿雁:大雁。
南:向南。
暖:温暖的气息。
玑衡:古代测量天象的仪器。
北转杓:北斗七星的斗柄在北方转动。
忍贫:忍受贫困。
居自稳:安然居住。
得句:写诗作句。
兴偏饶:兴致高昂。
藜杖:藜草做的拐杖。
难频出:难以频繁出门。
蒲轮:用蒲苇编织的车轮。
合见招:应该被邀请出游。
推毂手:推举的人。
寂寞:孤独。
老渔樵:年老的渔夫和樵夫。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王炎的作品,属中晚唐风格。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生活情态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感受。

首句“鸿雁南随暖”以大雁飞行的方向来形容春天的到来,表现出季节更迭带来的温暖。紧接着,“玑衡北转杓”则描绘了星象的变化,这两句交替使用,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与宇宙运行同步的情境。

“忍贫居自稳,得句兴偏饶”表达了诗人在物质匮乏中保持内心平静,通过文学创作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这里的“句”指的是诗句,“兴”则是创作时的心情流露。

接下来的“藜杖难频出,蒲轮合见招”写出了诗人因贫困而少有外出的情况,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藜杖即拐杖,是古代老年人的随身物品,而蒲轮则是古时车轮的一种,常用来比喻朋友的到来。

最后,“惜无推毂手,寂寞老渔樵”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在孤独中感受到的寂寞。推毂即推车,指的是希望有朋友来访,而“老渔樵”则是形容自己年迈孤独,如同老渔夫一般。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个人生活状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困顿中保持内心独立,同时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寂寞感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821)

王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晦仲。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

  • 号:双溪
  • 籍贯:婺源(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37——1218

相关古诗词

和黄先卿即事五首(其三)

水落洲争出,天寒日易昏。

倦游来异县,小隐住荒村。

鹤骨缘诗瘦,鸡肤借酒温。

长须烦洒扫,吾欲叩柴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和黄先卿即事五首(其一)

见说幽栖地,长年只杜门。

谁知双井后,今有此公存。

钓月操莲叶,批云卧竹根。

静中观物化,画外识乾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和游尧臣劝农韵

传呼稳凭笋舆行,喜见漫山麦浪平。

道上老农皆好语,年来瘦地有新耕。

草深黄犊阳坡暖,雨过青蒲野水生。

桃李阴中春事好,田家鸡犬亦欢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游尧臣出郊二首(其二)

小窗独坐怯轻寒,一穗香云绕博山。

鹊语匆匆来屋角,梅花点点下栏干。

马蹄破雨休行役,麈尾生风共燕閒。

只恐日边需振鹭,锋车早晚趣君还。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