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福寺藤架

生长应毫末,敷腴忽十寻。

繁花春不歇,密叶昼长阴。

风过龙蛇动,云开洞府深。

时来学晏坐,朝市不关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生长之初微如毫末,渐渐茂盛可达十寻之高。
繁花盛开春天从不停歇,浓密的叶子白天也带来大片阴凉。
风吹过,如同龙蛇舞动,云散开,露出深远的洞府景象。
时机合适时,我便静心修炼,对尘世间的朝堂纷争毫不关心。

注释

生长:生长过程。
毫末:极小的量,比喻初始阶段。
敷腴:形容植物茂盛。
十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这里形容极高。
繁花:众多花朵。
春不歇:春天永不结束。
密叶:密集的树叶。
昼长阴:白天提供长时间的阴凉。
风过:风吹过。
龙蛇:比喻蜿蜒曲折的样子。
洞府:此处指深邃的景象,可能象征隐居之处。
深:深远。
时来:时机来临。
学晏坐:学习静坐冥想。
朝市:指尘世、朝廷和市场,代指世俗生活。
关心:关注,关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开篇“生长应毫末,敷腴忽十寻”描述了藤蔓迅速而强劲地攀爬至十分之高,展现出生命力的旺盛与无限可能。“繁花春不歇,密叶昼长阴”则展示了春日里花开不断、树叶浓密带来的长时间的凉爽阴影,这是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对静谧生活的向往。

“风过龙蛇动,云开洞府深”一句中,“龙蛇”形容风势之强劲,有如龙蛇在空中舞动,而“云开洞府深”则是说当风吹散了云雾之后,露出了一片隐秘而深远的空间。这两句不仅描写了自然风光,也透露出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神秘与深邃。

最后,“时来学晏坐,朝市不关心”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以及对时间流逝的豁达。这里的“晏坐”是指晚坐在静处,对于那些早晨赶去市场的人事繁杂毫无兴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传递出一种远离尘嚣、超然物外的心境。诗人在洪福寺所见到的藤架,不仅是自然景象的一部分,也成为了他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

收录诗词(631)

孔武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字:常父
  • 籍贯:宋临江新淦
  • 生卒年:1041—1097

相关古诗词

癸酉腊雪

又见同云合,朝来雪满天。

寒生梁苑席,兴在越溪船。

不复风鸣屋,应须泽到泉。

农家相庆喜,处处亩钟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秋夕感怀

秋空雨过一掀帘,万象森森夜气严。

皓露滴人珠满袖,金风吹月鉴开奁。

荒阶蟋蟀动相感,大海虬龙方退潜。

物理穷通何足叹,试开阊阖问洪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秋日感怀

万山松色锁蝉鸣,日透林阴上下清。

霜压蒹葭连地白,风吹河汉满天声。

穹庐夜动阴山虏,玉甲朝屯紫塞兵。

愿漱单于一杯血,心随雕鹗过长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草石寺

高士去已久,馀踪犹可知。

竹阴侵晏坐,山影在平池。

尘蚀参军墨,苔侵相国碑。

漫寻潇洒趣,俯仰惬心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