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笑令.四首(其二)

微雨。微雨。小庭乍消残暑。扁舟去采芙蕖。

收得荷盘露珠。珠露。珠露。滴入莲心便苦。

形式: 词牌: 古调笑

鉴赏

这首《调笑令》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微雨后小庭院的清新景象,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通过“微雨”、“残暑”、“扁舟”、“芙蕖”、“荷盘”、“露珠”和“莲心”等意象,构建了一幅生动的夏日雨后图景。

首先,“微雨”二字点明了天气状况,微细的雨丝轻轻洒落,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层朦胧之美。接着,“小庭乍消残暑”,在微雨的滋润下,庭院中的暑气逐渐消散,空气变得清新宜人,营造出一种宁静舒适的氛围。

“扁舟去采芙蕖”一句,展现了诗人乘着小舟前往荷花池中采摘荷花的情景。这里的“芙蕖”即荷花,是夏季常见的花卉,以其高洁的姿态和美丽的花朵受到人们的喜爱。诗人通过这一行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也体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收得荷盘露珠”描绘了诗人从荷花叶上收集露珠的过程。露珠晶莹剔透,仿佛是大自然的馈赠,收集这些露珠,不仅是为了欣赏它们的美丽,更寓意着对自然之美的珍视和赞美。

最后,“珠露。珠露。滴入莲心便苦。”这句诗以转折的方式,将前文的喜悦之情引向深思。露珠虽美,但当它滴入莲心时,却可能带来苦涩的感受。这里或许暗含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或是对人生中美好与苦涩并存的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调笑令》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转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收录诗词(425)

俞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曲园居士。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 字:荫甫
  • 籍贯:浙江德清
  • 生卒年:1821-1907

相关古诗词

调笑令.四首(其三)

秋蛩。秋蛩。一宵苦吟谁共。月明万里长空。

只有怀人梦同。同梦。同梦。凉透罗衾独拥。

形式: 词牌: 古调笑

调笑令.四首(其四)

风细。风细。纸窗又添寒意。关河雨雪靡靡。

辛苦长征未归。归未。归未。折得梅花谁寄。

形式: 词牌: 古调笑

于中好

回黄转绿全无准。眩银海、陆离难认。

灵机不住盘旋紧。散尽了、朝华蕣。

闲窥豹管真堪哂。看尘世、电轮飙轸。

升沉容悴无从问。也是个、团团晕。

形式: 词牌: 端正好

钗头凤.二首(其一)

蓬莱岛。风光好。昔年曾记游春到。春消息。来无迹。

锦筝潜听,玉书偷译。密。密。密。仙源杳。桃花老。

武陵迷了渔郎棹。秋风夕。谁家笛。

信沉青鸟,字消乌鲗。觅。觅。觅。

形式: 词牌: 撷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