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每到桃花发,山鹃叫得频。
今年同听处,吴下未归人。
客泪滴残月,物情愁暮春。
胥江有清水,聊与濯衣尘。
这首宋诗《同郑鲁望听杜鹃》是林昉所作,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首句“每到桃花发,山鹃叫得频”,以桃花盛开和山鸟杜鹃的啼鸣交织出春天的气息,展现了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次句“今年同听处,吴下未归人”表达了诗人与朋友郑鲁望共度佳节,而自己却身在异乡,未能归家的遗憾。
接下来,“客泪滴残月”一句,诗人借月夜的孤独情境,流露出羁旅他乡的思乡之情和落寞之泪。最后一句“物情愁暮春”,进一步渲染了暮春时节万物凋零,更添诗人内心的哀愁。结尾“胥江有清水,聊与濯衣尘”则寄寓了诗人想要洗净征尘,回归自然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家乡的深深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具有浓厚的季节感和生活气息。
不详
元是谁人种,枯残此涧东。
半身虚映水,一叶尚摇风。
著雨禽初散,当暄蚁欲空。
年时浓绿影,何处夕阳中。
晓入南山路,松风最好听。
候扉黄犬睡,寻食老鸦灵。
童子炊方熟,先生醉未醒。
借来一榻坐,看尽相牛经。
破帽老骑驴,霜风落木初。
江湖难独立,贫病又迁居。
楚客旧留剑,岳僧秋寄书。
草玄吾不解,空愧子云庐。
老树津亭缆客舟,芙蕖香歇蓼花抽。
越山只作古时翠,胥水半随人事流。
别港雁声天有月,断桥渔火夜分秋。
翻然自笑芒鞋脚,十载风波走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