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其一)

春至阳气动,轻雷殷方鼓。

晴川泛朝光,草树沐新雨。

农人负耒出,操作及童竖。

有生宁不劳,俯仰各有取。

曰余本拙懒,逝将事农圃。

所急在治生,岂伊慕高古。

贫贱惜筋力,忧伤亦何补。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到来时的自然景象与农人的劳作生活,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哲理思考。

首句“春至阳气动,轻雷殷方鼓”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气息:阳光开始活跃,轻柔的雷声在大地上回响,预示着生机勃勃的季节已经来临。接着,“晴川泛朝光,草树沐新雨”进一步渲染了春日清晨的美景,阳光洒在平静的河面上,反射出金色的光芒;草木在刚刚落下的春雨滋润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随后,“农人负耒出,操作及童竖”描绘了农人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扛着锄头,不分老少,都在田间辛勤耕作。这不仅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

“有生宁不劳,俯仰各有取”表达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生命的存在都离不开劳作与付出。每一种努力都有其意义和收获。

最后,“曰余本拙懒,逝将事农圃。所急在治生,岂伊慕高古。贫贱惜筋力,忧伤亦何补”是诗人对自己生活态度的反思。他自认性情懒散,但决定投身于农耕生活,追求实际的生计,而不是追求高雅古朴的生活方式。他认为,珍惜体力,为生活而努力,才是最实在的,对于贫穷和忧伤,与其徒增烦恼,不如积极面对,努力改变现状。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劳动的价值以及对生活的态度,富有哲理性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3)

尤怡(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感(其二)

明月流素影,照我室中帷。

清光缺夏满,佳人难再期。

宝镜不复开,玉琴生网丝。

翩翩双黄鸟,巢我庭树枝。

雄衔原上草,雌啄泽间泥。

辛苦被流沴,一旦伤其雌。

身死亦何言,悲此巢中儿。

形式: 古风

杂感(其三)

驽马策蹇足,驰望昆仑丘。

自非千里姿,焉得追骅骝。

斥鴳翔数仞,黄鹄四海游。

岂不愿高举,羽翼非所俦。

慎尔失故步,踬蹶乃贻羞。

天分固有定,躁进非良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刘东郊归自关中述华山之游为作诗纪之

刘君新从华阴归,为我口述华山游。

华山巀嵲五千仞,金精白气西作秋。

初向云台辨云树,已是希夷栖隐处。

足捷如骑酒家龙,眼明未厌公超雾。

径回路绝飞鸟还,青壁杳蔼凌云端。

停策仰望坐叹息,安得羽翼临风翻。

垂垂铁绠一千丈,烈日长风久摩荡。

半足入壁出壁间,双手缘云上云上。

苍龙当我来,兀奡露半背,我欲踏之势恐坠。

不知天际去之几,俯视人间已无地。

此时贾勇气转健,矫首三峰忽当面。

峰顶玄鹤鸣向人,云中玉女遥相见。

仰天长啸天宇空,浩浩万里来罡风,幸不吹堕尘埃中。

五陵北原青未已,黄河无声流向东。

平生浪迹长游衍,太华峰头足萧散。

以兹顿遣胸中忧,却使云泉今尚婘。

吾闻此语心茫然,天池仙掌纷眼前。

忽忆十年意不乐,魂梦却堕东峰巅。

何时拄杖凌紫烟,仙人金液非我意,试看峰头玉井莲。

形式: 古风

馆娃宫

峰顶曾闻置别宫,艳歌娇舞欲无穷。

美人一去碧云冷,行客独来山殿空。

香径落花春度曲,古廊依树夜鸣风。

登临漫为勾吴感,旧馆荒台处处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