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潼关

洞壑双扉入到初,似从深阱睹高墟。

天开白日临军国,山夹黄河护帝居。

隋炀远游宜不反,奉春长策竟何如。

须知皇汉能扃鐍,延得年过四百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名关之一的潼关雄伟壮丽的景象。"洞壑双扉入到初,似从深阱睹高墟",开篇便以宏大的画面展现了潼关的险峻与古老,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那遥远而神秘的地方。"天开白日临军国,山夹黄河护帝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强调了潼关在军事防御上的重要性,以及它背后的雄伟山脉和奔腾的黄河共同守卫着皇权。

接下来的"隋炀远游宜不反,奉春长策竟何如"一句,则是对历史上隋炀帝远行不顾后果的行为进行了反思。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断发动战争,最终导致国力衰竭。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历史警示和对权力者的批判。

最后两句"须知皇汉能扃鐍,延得年过四百馀"则是对汉朝长久而稳定统治的赞美。汉朝作为一个强盛的王朝,其统治时间之长、影响力之广,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反思。通过潼关这一地理标志性地点,诗人传达了一种对历史变迁、朝代兴衰的思考,以及对权力者应有的警觉与自省。

收录诗词(267)

徐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字昭梦。登乾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礼待简略,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现留于绶溪公园,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著有《探龙》、《钓矶》二集,诗二百六十五首

  • 籍贯:福建莆田

相关古诗词

忆潼关早行

行客起看仙掌月,落星斜照浊河泥。

故山远处高飞雁,去马鸣时先早鸡。

关柳不知谁氏种,岳碑犹见圣君题。

刍荛十轴僮三尺,岂谓青云便有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日月无情

日月无情也有情,朝升夕没照均平。

虽催前代英雄死,还促后来贤圣生。

三尺灵乌金借耀,一轮飞镜水饶清。

凭谁筑断东溟路,龙影蝉光免运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碧落谁分造化权,结霜凝雪作婵娟。

寒蝉若不开三穴,狡兔何从上九天。

莫见团圆明处远,须看湾曲鉴时偏。

郤诜树老尧蓂换,惆怅今年似去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火性何如水性柔,西来东出几时休。

莫言通海能通汉,虽解浮舟也覆舟。

湘浦暮沈尧女怨,汾河秋泛汉皇愁。

洪波激湍归何处,二月桃花满眼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