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凤鹤图

本是同心侣,飞鸣各有时。

梧桐烂霞色,松柏偃霜姿。

野旷声踰远,庭空下独迟。

谁怜千仞意,惟待九皋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凤与鹤两种象征着高洁与自由的鸟类形象,通过对比与映衬,展现了它们各自独特的风采和命运。

首联“本是同心侣,飞鸣各有时。”以“同心侣”比喻凤与鹤之间的和谐关系,点明它们虽为伴侣,却因各自的生活习性和时间安排而不能共同飞翔歌唱。这种“各有时”的描述,既体现了自然界中生物活动的规律性,也暗含了人世间情感与行动的分合之道。

颔联“梧桐烂霞色,松柏偃霜姿。”通过“烂霞色”和“偃霜姿”这两个富有色彩和动态感的形容词,分别描绘了梧桐在霞光中的绚烂和松柏在霜雪中的坚韧。梧桐与松柏作为自然界中的两种典型植物,象征着不同的品质:梧桐的绚丽与松柏的坚毅,既是对凤与鹤各自特质的隐喻,也是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

颈联“野旷声踰远,庭空下独迟。”进一步展示了凤与鹤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在广阔的田野上,它们的声音能够传得更远,而在庭院中,它们的降落显得更为缓慢。这一对比不仅突出了自然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也暗示了人类社会中个体行为与环境的关系。

尾联“谁怜千仞意,惟待九皋知。”表达了对凤与鹤内心深处追求与期待的理解与同情。这里的“千仞”和“九皋”分别借用了古代文学中的典故,象征着高远的目标和深邃的智慧。诗人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对这两种鸟类不凡志向的敬仰和对它们能否实现理想抱负的关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凤与鹤的形象描绘和情感寄托,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形态的多样性和人类对于美好品质的向往与追求。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图,更是诗人内心情感与哲思的流露。

收录诗词(669)

林大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谢春元赴礼闱

观国逢明盛,传家本会稽。

才名今入洛,文藻昔游齐。

鹏翼冲霄举,龙光映斗低。

宁如苏季子,挟策向关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题海云亭

如翚方结搆,非雾此淹留。

缥缈连鲛室,絪缊接蜃楼。

星辰回丽藻,冠冕萃名流。

野客来何暮,翻疑醉十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题谢家池馆

为爱习池胜,山公罄客欢。

千峰惊雨霁,五月觉天寒。

榻稳金莎卧,杯传玉屑餐。

悠然动遐思,清兴寄柔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送朱邑丞应朝时新尹初至例以佐贰行

敝邑留新尹,之京选庶僚。

帆飞沧海曲,班入紫宸朝。

鲛鳄时方遁,玑犀俗未饶。

知君悯民瘼,万里贡风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