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孝子求母诗

田家桑柳荫柴扉,谁道兵戈有乱离。

住舍尚存萱草地,生儿不及木兰时。

凤钗一折悲谁语,鹤表重归乐自知。

想见乡闾欢会处,莱衣起舞对齐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祖孝子求母诗》由元代诗人邓文原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孝子对母亲的深切思念与哀悼之情。诗中以田间农舍为背景,借桑柳之荫、柴扉之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诗人以“谁道兵戈有乱离”一句开篇,巧妙地将战争的残酷与家庭的温馨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和平年代的珍贵。

接着,“住舍尚存萱草地,生儿不及木兰时”两句,运用了萱草和木兰这两个意象,分别象征着母亲的慈爱与子女的成长。萱草在古代常用来比喻母亲的慈爱,而木兰则代表了英勇与成长,此处暗含了对失去母亲的遗憾与对未能陪伴母亲老去的惋惜。

“凤钗一折悲谁语,鹤表重归乐自知”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描述孝子内心的情感波动,表达了对母亲去世的悲痛与无法言说的哀思。同时,也暗示了孝子内心的平静与对母亲离去后生活的自我调适。

最后,“想见乡闾欢会处,莱衣起舞对齐眉”两句,以想象中的乡间欢聚场景,展现了孝子对母亲的怀念与对家庭团聚的向往。莱衣是古代孝子服丧时所穿的衣服,齐眉则是形容夫妻和谐相处的情景,这里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孝子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未来家庭幸福生活的憧憬。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深刻揭示了亲情的温暖与生命的脆弱,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母亲深深的爱与怀念,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家庭、亲情以及生命意义的深思。

收录诗词(117)

邓文原(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匪石,人称素履先生,又因绵州古属巴西郡,人称为“邓巴西”。其父早年避兵入杭,遂迁寓浙江杭州,或称杭州人。历官江浙儒学提举、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事、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监祭酒、翰林侍讲学士,卒谥文肃。其政绩卓著,为一代廉吏,其文章出众,也堪称元初文坛泰斗,《元史》有传。著述有《巴西文集》、《内制集》、《素履斋稿》等

  • 字:善之
  • 籍贯:绵州(今四川绵阳)
  • 生卒年:公元1258年至1328年

相关古诗词

涔河桥

清涔虹影落云涛,海上三山望不遥。

春涨漫愁杯渡细,云深常护鬼功劳。

汎槎客至银河外,题柱人归玉垒标。

明月远天渔父意,一声铁笛一兰桡。

形式: 七言律诗

题赵子固墨兰

承平洒翰向丘园,芳佩累累寄墨痕。

已有《怀沙》、《哀郢》意,至今春草忆王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至正己亥四月廿二日宿翠峰禅室登留云阁数日与净莲公

米老天机清,梦入烟云窟。

山河大地影,玻瓈镜中出。

任自选胜场,莫浪翻墨汁。

今于西湖滨,割取南半壁。

形式: 古风

岳阳楼

九水汇荆楚,一楼名古今。

地连衡岳胜,山压洞庭深。

宿雁落前浦,晓猿啼远林。

倚阑搔白首,空抱致君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