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无月(其三)

鲲云梦断夜潮寒,佳节偏怜见月难。

十二楼台春寂寂,满身花露倚栏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梦境破灭、佳节中月色难觅的孤寂画面。"鲲云梦断夜潮寒",诗人以鲲鹏的神话象征理想或梦境的破灭,夜晚的潮水带来寒冷,暗示了心境的落寞。"佳节偏怜见月难",在元宵佳节这样的团圆时刻,月亮却未能如常显现,更增添了诗人对团圆和明亮的期待落空的感慨。

接下来的"十二楼台春寂寂",写出了楼阁空旷,春天的气息也显得寂静无声,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冷清的氛围。"满身花露倚栏干",诗人独自倚靠栏杆,身上沾满了花瓣上的露珠,这不仅是实写环境,也可能暗寓着诗人内心的落寞与哀愁,如同露珠般晶莹却又沉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月色、楼台和花露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元夕之夜无月的遗憾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展现了丘逢甲清末文人特有的敏感与细腻情感。

收录诗词(1810)

丘逢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字:仙根
  • 号:蛰庵
  • 籍贯:南武山
  • 生卒年:1864年~1912年

相关古诗词

元夕无月(其四)

倚阑痴待月华来,万斛春愁酒一杯。

恨煞蛮云遮隔住,东风无力为吹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元夕无月(其五)

蛮云黯黯海天昏,冷对春灯忆梦痕。

今月纵明输古月,更无人说夺昆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千秋曲

古人习轻趫,因之作绳戏。

意与蹋鞠同,本用事武备。

何时入宫禁,乃令娱姬侍。

宫中岂教战,美人竟身试。

名之曰千秋,祝词意何媚?

讹转为鞦韆,颠倒因文字。

春风动帘帷,兰闺寂无事。

嬉春藉苏困,不惜委珠翠。

遂疑作戏初,专为妇人置。

何期岭外州,戏乃有古义。

闾左侠少年,习武广场地。

双绳下系板,朱竿矗若植。

各斗好身手,高自鸣得意。

仙乎疑肉飞,人也俨著翅。

斯技固甚微,斗力非斗智。

当其分明角,势亦殊钝利。

形劳逸其神,乃不虞陨坠。

技成惜无用,徒党自标异。

方今重防边,朝右资阃寄。

何当下军书,壮士毕罗致。

上之为飞将,下亦备突骑。

绳度而梯缘,猛迅扫丑类。

不龟且可封,拍张亦高位。

此乃真千秋,名实两兼至。

毋终如处女,巾帼羞遗懿。

萧娘吕姥徒,虽贵愧将帅。

勖哉闾左人,同奋千秋志。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黄田山行

黄田山下寒飙肃,白发老妪当道哭。

问妪何事何愁蹙?

妪言有儿昨伐木,遇虎于山饱虎腹。

兹山往昔安樵牧,年来有虎伤人畜。

啸侣呼群食而宿,狼藉满山飞血肉。

犬豕未能餍所欲,近村噬人今五六。

谈者色变谁能逐?

空山辗转穷无告,残年自悲成老独。

嗟哉妪悲良足悲,惜尔不遇陈公网鳄时!

鳄杀儿,诉公知,公杀鳄,偿孤儿,鳄且可杀,虎何能为?

妪乎!今则将安之?妪悲妪徒悲,不如勿悲妪且归。

妪若不归虎将来,寒云黯黯白日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