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雨后转旱的自然景象与农事困境,以及诗人对降雨的深切期盼。首联“龟田似大横,刚燥不容耕”以龟裂的土地比喻干旱的农田,形象地展现了土地的干涸与农民耕作的艰难。接着,“秧瘦无新思,舟胶阻去程”进一步描绘了干旱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和交通受阻的状况,表现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
颔联“溽思梅雨后,寒厌麦秋晴”则通过对比梅雨季节后的湿润与麦收季节的晴朗,表达了对不同气候条件的感受,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降雨的渴望。颈联“旱魃方为虐,无容顷刻生”直接点明了旱灾的严重性,旱魃(传说中的旱神)肆虐,使得生命难以在瞬间复苏,强调了干旱对生命的威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对农事的关切,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和对雨水的依赖,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谐与农业丰收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