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山房

僧屋翠微半,窈窕青苔路。

空林无鸟声,白云自来去。

远寻素心人,直到云深处。

振衣临高台,夕阳在红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山中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居住环境的清幽与内心的宁静。

首句“僧屋翠微半”,以“翠微”二字勾勒出山色的葱郁与层次感,暗示了僧人所居之地的自然之美。接着,“窈窕青苔路”进一步渲染了路径的幽深与古老,青苔作为自然界的印记,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空林无鸟声,白云自来去”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以“空林”衬托出环境的寂静,而“白云”的自由来去则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超脱。这种静默与动态的结合,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远寻素心人,直到云深处”表达了诗人对内心纯净之人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精神境界的探索。这里的“素心人”不仅指理想中的伴侣或知音,更代表了一种高尚纯洁的精神追求。

最后,“振衣临高台,夕阳在红树”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情景,夕阳映照下的红树,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一画面充满了诗意与哲思,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美好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僧人生活与精神世界的和谐统一,以及诗人对自然美和精神境界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50)

张祥鸢(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晚春韦庄水亭

十日不出门,出门芳草晏。

远岫晴云滋,绪风啼鸟变。

高树夹广路,杂英满遥甸。

入寺不逢僧,经声隔松院。

啸坐小山南,红药当阶乱。

曲池清且涟,明灭孤亭畔。

蒲叶绿于水,藤花落如霰。

斗酒价十千,春衣聊可换。

形式: 古风

济上晓行

水落不盈尺,舟行怅多阻。

对此明月光,清宵泊枉渚。

夜阑新水来,稍觉舟人语。

解缆及晨流,孤帆晓容与。

摊书坐篷窗,风帘散微暑。

远视浮云征,飘飘薄何许。

岂不恋旧山,随风忽遐举。

感此赋行迈,含情独延伫。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东郡道中早行

鸡鸣庭树晓,漏断晨星疏。

浓霜白于玉,皎皎涂阶除。

揽我征衣裳,出门复驱车。

数里始辨色,井屋炊烟初。

日气结朝霞,绛色横扶馀。

已欣远怀旷,复欢尘眼舒。

马嘶驿楼近,晨风吹白榆。

计程尚千里,岁晏归吾庐。

形式: 古风

招隐山楼看月

长啸翠微半,山月忽东上。

松际露清光,揽之不盈掌。

欢友两三人,开窗坐閒敞。

宿鸟赴幽期,飞泉递清响。

有酒旨且馨,有月皓以朗。

长吟招隐诗,临风寄遐想。

公子归去来,山中瑶草长。

形式: 古风 押[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