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翻译

远处树林尽头,有座高山清晰可见;近处丛生的翠竹围绕在屋舍旁。院落旁有一长满衰草的小池塘,蝉声四起,叫声乱成一团。空中不时有白色的小鸟上下翻飞,满池荷花,映照绿水,散发出柔和的芳香。
在乡村的野外,古城墙的近旁,我手拄藜杖徐徐漫步,转瞬已是太阳西落。昨天夜里三更时分,天公殷殷勤勤地降下一场好雨,今天又能使漂泊不定的人享受一日的爽心清凉。

注释

林断山明:树林断绝处,山峰显现出来。
翻空:飞翔在空中。
红蕖:荷花。
古城:当指黄州古城。
杖藜 :拄着藜杖。
藜:一种草本植物,这里指藜木拐杖。
殷勤:劳驾,有劳。
浮生:意为世事不定,人生短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鹧鸪天》,描绘了一幅夏日乡村的画面。首句“林断山明竹隐墙”写出了林木稀疏、山色分明,竹林依傍着院墙的静谧景象。接着,“乱蝉衰草小池塘”通过蝉鸣和衰败的草丛,营造出夏末秋初的萧瑟气氛,小池塘则增添了几分生动。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两句,视线转向空中,白鸟翱翔,与水面倒映的荷花相映成趣,红蕖(荷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为画面增添了生机和诗意。诗人漫步在村舍之外,古城旁边,手持藜杖,缓缓行进,享受着夕阳的余晖。

最后两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表达了诗人对昨夜及时降雨的感激,这场雨不仅带来了清凉,也似乎给他的生活带来了一份宁静和满足,使得他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片刻的闲适和惬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的日常生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十拍子

白酒新开九酝,黄花已过重阳。

身外傥来都似梦,醉里无何即是乡。东坡日月长。

玉粉旋烹茶乳,金齑新捣橙香。

强染霜髭扶翠袖,莫道狂夫不解狂。狂夫老更狂。

形式: 词牌: 破阵子

南歌子.黄州腊八日饮怀民小阁

卫霍元勋后,韦平外族贤。吹笙只合在缑山。

同驾綵鸾归去、趁新年。烘暖烧香阁,轻寒浴佛天。

他时一醉昼堂前。莫忘故人憔悴、老江边。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临江仙

诗句端来磨我钝,钝锥不解生铓。

欢颜为我解冰霜。酒阑清梦觉,春草满池塘。

应念雪堂坡下老,昔年共采芸香。

功成名遂早还乡。回车来过我,乔木拥千章。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渔父

渔父饮,谁家去。鱼蟹一时分付。

酒无多少醉为期,彼此不论钱数。

形式: 词牌: 渔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