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义卿秋香

小园无处着清香,谁剖枝头栗玉黄。

可恨楚人元未识,只知兰芷是孤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小园中没有地方能承载清雅的香气,谁会去剖开树枝寻找那黄色如栗子般的花朵。
可悲的是,楚地的人原本就不认识它,只知道兰花和白芷才是孤独的芬芳之花。

注释

小园:私人小花园。
着:承载。
清香:清雅的香气。
谁:疑问代词,指代某人。
剖:切开。
枝头:树枝顶端。
栗玉黄:形容花朵颜色像栗子般黄。
楚人:古代泛指南方地区的人,这里可能特指楚国的人。
元:本来。
识:认识。
兰芷:兰花和白芷,古代常用来象征高洁的品质。
孤芳:独自芬芳,比喻稀有或不被广泛认知的事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雅脱俗的意境,诗人在小园中寻觅不到什么地方散发着清香,却发现有人在精心修剪枝头上的栗子,使之呈现出玉一样的黄色。后两句表达了对当时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满,他们只知兰花和芷草是高雅的象征,却未能识别这小园中栗子的独特之美。

诗中的意象简洁而富有层次,小园、清香、枝头栗子构筑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小空间。同时,诗人通过对比兰花和芷草的常见赞美与栗子的忽视,传达了一种对传统审美观念的挑战和个人独到的发现。

整首诗语言平实,但蕴含深意,既有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也有对社会常规价值观的反思。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和陈天予卜居二首(其二)

我亦初卜筑,止有湖与山。

一区未易就,首尾八九年。

种竹已成林,积水已成渊。

我始得栖息,守此桑麻田。

羡君治第敏,不出数月间。

落成写胸臆,遥寄到我前。

佳句粲珠玉,妙画梯云烟。

我见为君动,喜甚殆欲颠。

第恨隔山岳,无由相伴闲。

何时一会面,尊酒共陶然。

形式: 古风

和陈天予卜居二首(其一)

夫子有直气,声名重如山。

上书遭放逐,去国知几年。

伤弓念投林,失水思潜渊。

但期归里社,问舍仍求田。

迨兹是卜筑,占胜郊野间。

梅竹映左右,溪山绕后前。

且欣轮奂美,碧瓦生青烟。

莫叹经营苦,绿鬓成华颠。

君虽欲退处,天岂容久闲。

会起佐明主,四海俱晏然。

形式: 古风

和陈天予岩桂

乞身未遂归岩谷,满面尘埃慵靧沐。

铃斋独坐更悲秋,喜见吾人驻车毂。

吾人别久正怀思,一旦渴心还慰沃。

天公助我作清欢,特遣仙花荐芬馥。

万枝琐碎屑黄金,几树阴森攒碧玉。

天然风韵月中来,颇鄙人间桃李俗。

秋高气爽人意佳,衰病无悰惟我独。

胡为却被此花恼,尽日檐前看不足。

况是欣逢磊落人,远追渭钓并岩筑。

须知天欲长吟哦,使向筠阳看修竹。

见花落笔作长谣,灿若珠玑千百斛。

我方触绪不自聊,得此细看还熟读。

明朝人去花亦残,只把新诗时反覆。

形式: 古风

和陈平仲中秋怀旧游

天末逢秋半,临流玩佳月。

置酒延孤光,夜久凉风发。

感时歌慨慷,醉来翻不悦。

念人有聚散,念月有圆缺。

万事转头空,百年飞鸟瞥。

粤从罹乱离,头角嗟垂折。

兀坐山谷间,何人定交结。

素琴已尘埃,孤剑尚清刮。

故人不可见,幽怀欲谁说。

明月自团团,幽忧空烈烈。

忽得陈子诗,辞旨两奇绝。

历历叙旧游,笔端如有舌。

何处复相从,酒壶行自揭。

遥想鲍与刘,应亦叹胡越。

要当按酒兵,无令冒斧钺。

吾侪岂长贫,庙堂方简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