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百世子胥庙,犹存寂寞中。
鞭尸生快怨,抉眼死遗忠。
故国古今梦,怒涛朝夕风。
登临一长啸,斜日海门红。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鲍寿孙所作的《伍子胥庙》,通过对伍子胥庙的描绘,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深深敬意和感慨。首句"百世子胥庙,犹存寂寞中",写出了伍子胥庙历经岁月沧桑,仍然孤独地存在于世间,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沉寂感。
接下来的两句"鞭尸生快怨,抉眼死遗忠",通过想象伍子胥死后被人鞭尸的复仇场景,以及他死后眼睛被挖以示忠诚的行为,展现了伍子胥坚韧不屈的精神和深沉的家国之恨。
"故国古今梦,怒涛朝夕风",诗人将伍子胥的故事比喻为一个永恒的梦境,而江水的怒涛和日夜的风声仿佛在诉说着他的事迹,象征着他的精神永不消逝。
最后两句"登临一长啸,斜日海门红",诗人以自己登临庙宇时的啸声和夕阳映照下的海门,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壮丽的氛围,表达了对伍子胥的崇高敬仰和对历史的深深思考。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伍子胥庙这一载体,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和对历史的感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不详
千丈森森磥砢生,风来岩壑韵琮琤。
耳根一洗俗尘净,木末时闻天籁鸣。
汹汹银涛朝拍岸,萧萧铁马夜还营。
山中宰相殷勤听,说与傍人笑绝缨。
我无孤雁句,君有倚楼诗。
但喜亲庭健,何愁客路长。
千篇异代垂金薤,一曲当年忤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