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钟芳为宗伯桂洲夏公题写的《赞治堂》。诗中赞美了夏公辅佐天子治理国家的功绩,称颂其德高望重,才华横溢,如同龙楼之臣,能发表正直的言论,与君主心意相通。夏公的才能犹如万斛之舟,言辞如珠玑般璀璨。他担任要职,掌管礼乐,其地位与古代的秩宗相当,象征着文昌星的光辉。诗中还提到夏公的官衔如同北门,地位尊崇,不同于一般的官员。
诗中进一步描绘了夏公的德行与智慧,认为他的才能如同调节天地和谐的礼乐,能够调和万物,如同唐虞盛世时凤凰在檐阿的祥瑞景象。诗人认为,夏公深受皇上的器重,如同乔木之望,高耸入云。最后,诗人以“鸣球有遗音,为续明良歌”结尾,表达了对夏公的敬仰之情,并希望他的美德与智慧能像古琴的余音一样,永远流传。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高度赞扬了夏公的品德、才能以及他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贡献,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政治人物的崇高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