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士宁先生

楼台高耸间晴霞,松桧阴森夹柳斜。

渴愁如箭去年华,陶情满满倾榴花。

自嗟不及门前水,流到先生云外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翻译

楼台在晴空下高高耸立,松树和桧木林阴森夹着垂柳斜照。
去年的时光流逝如箭,心中充满对美好情感的渴望,只想尽情欣赏石榴花的盛开。
我感叹自己不如门前流水,它能流到先生那遥远的云雾之家。

注释

楼台:建筑物。
晴霞:晴朗的彩霞。
松桧:松树和桧木。
阴森:阴暗而深沉。
柳:柳树。
渴愁:渴望与忧愁。
去年华:去年的时光。
陶情:陶冶情感。
榴花:石榴花。
自嗟:自我叹息。
及:比得上。
门前水:门前的流水。
先生:此处可能指尊敬的人。
云外家:远方的居所,或隐居之处。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题目为《寄李士宁》。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深情思念,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楼台高耸间晴霞”,开篇便以壮丽的画面展现眼前的景色,高耸的楼台在晴好的天气中显得格外突出,而这景象之所以能被描绘得如此生动,是因为作者的心情得到了美好景色的映衬。

“松桧阴森夹柳斜”,诗人继续描写自然景色,松树和桧树交织成浓密的阴影,而柳树则在斜阳下摇曳,这里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述,更是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沉郁与静谧。

“渴愁如箭去年华”,诗人通过比喻来表达自己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渴望和忧愁像箭一般射向已经过去的一年,这种对时间无法把控的无力感,是许多古代文人共同的情怀。

“陶情满满倾榴花”,在这之后,诗人的情感达到了一个高潮,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就像满杯的美酒,即将倾倒。这里的“陶”字,既有醉意,也有沉浸于某种情绪之中的意味,“榴花”则是诗人情感的寄托。

“自嗟不及门前水”,诗人的内心充满了自责,他觉得自己无法像门前的流水那样自由地到达远方朋友的身边,这里的“门前水”象征着通往远方的道路和希望。

“流到先生云外家”,最后,诗人希望自己的思念能随着溪流一路延伸,最终抵达远在天边的朋友之所。这句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作者心灵深处对于友情的渴望和赞美。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于无法阻挡时间流逝的无奈。王安石在这里展现了自己对词藻、意境构建的精湛技艺,同时也让后世读者能够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寄杨德逢

山樊老惮暑,独寤无所适。

湖阴宛在眼,旷若千里隔。

遥闻青秧底,复作龟兆坼。

占岁以知子,将勤而后食。

穿沟取西港,此计当未获。

翛翛两龙骨,岂得长挂壁。

晤言久不嗣,作苦何时息。

炎天不可触,怅望新舂白。

形式: 古风

寄岳州张使君

昔人宁饮建业水,共道不食武昌鱼。

公来建业每自如,亦复不厌武昌居。

武昌山川今可想,绿水逶迤烟莽苍。

白鸥晴飞随两桨,岸荠茸茸映鱼网。

投老留连陌上尘,思公一语何由往。

形式: 古风

寄郎侍郎

两朝人物叹贤豪,凛凛清风晚见褒。

江汉但归沧海阔,丘陵难学太山高。

放怀诗酒机先息,回首功名世自劳。

久愿作公樽俎客,恨无三亩斲蓬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寄虔州江阴二妹

贡水日夜下,下与章水期。

我行二水间,无日不尔思。

飘若越鸟北,心常在南枝。

又如岐首蛇,南北两欲驰。

逝者日已远,百忧讵能追。

生存苦乖隔,邂逅亦何时。

女子归有道,善怀见于诗。

庶云留汝车,慰我堂上慈。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