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贾秋壑故第

相业如何不到头,诸公历历颂伊周。

梦迷葛岭酣歌夜,鬼哭樊城血战秋。

误国正须忧大厦,覆师宁忍驾孤舟。

木棉庵里催归魄,谁掩湖山富贵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为何功业不能长远,众人纷纷赞美伊尹和周公。
在梦境中迷失于葛岭的欢歌之夜,樊城之战的惨烈画面如鬼泣秋声。
国家衰败正需要忧虑大厦将倾,岂能容忍指挥失误导致军队覆没。
木棉庵中呼唤着回归的灵魂,又有谁会为湖光山色中的奢华感到羞愧?

注释

相业:指辅佐君主建立功业。
伊周:伊尹和周公,古代贤臣的代称。
葛岭:地名,可能象征隐逸之地。
樊城:地名,历史上有战事。
大厦:比喻国家或政权。
孤舟:象征个人力量微小。
木棉庵:可能指寺庙或静修之处。
归魄:灵魂的归宿。
湖山富贵:美丽的自然景色与权贵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潘旆所作的《经贾秋壑故第》,通过对贾秋壑故居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功业成败的反思和感慨。首句“相业如何不到头”,暗示了贾秋壑一生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尽管众人曾赞誉他如伊尹、周公般贤能。接下来两句“梦迷葛岭酣歌夜,鬼哭樊城血战秋”,通过“葛岭”和“樊城”的典故,描绘出贾秋壑或沉迷享乐,或经历战乱的场景,展现了他人生的起伏。

第三句“误国正须忧大厦”,批评了贾秋壑可能因决策失误而对国家造成了危害,暗指他未能妥善处理政务。最后一句“木棉庵里催归魄,谁掩湖山富贵羞”,以“木棉庵”象征贾秋壑的晚年归宿,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悲剧结局的同情,同时也揭示了对富贵荣华最终未能带来安宁的讽刺。

整首诗通过叙述和评价,既赞扬了贾秋壑的才能,也揭示了他的命运多舛,以及对于历史人物在权力与责任之间抉择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1)

潘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比梅三绝(其一)

铁肝迂叟秉刚肠,只有梅花可比方。

任意东风染红紫,自留冰雪腊前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比梅三绝(其二)

功名高并蜀山苍,已矣封州道路长。

岁晚凛然何所似,暗香疏影正昏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比梅三绝(其三)

千枝枯瘁剩残葩,雪虐风饕压不斜。

人道梅花似潘子,如何自不比梅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九华山

将齐华岳犹多六,若并巫山又欠三。

好是雨馀江上望,白云堆里泼浓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